众所周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当今世界,科技竞争乃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核心能力的竞争,这方面一旦落后,就可能成为致命的短板。

而在高新技术的发展中,离不开稀有金属,可以说如果缺少了它们,即便技术再先进,也难以生产出与之匹配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军事领域。

稀有金属元素拥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电学性能等,在工业用途中极为广泛,具有“少、小、精、广”的特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他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电灯泡丝中的钨,就是一种典型的战略金属,在1000℃以上的高温中也不会氧化,硬度也不会下降,广泛用于坦克装甲、穿甲弹等领域。

金属钛,拥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广泛用于飞机的机体和发动机制造,美国F-22战机中有45%都是钛制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稀有金属,如果说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那么它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单晶叶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晶叶片的铸造工艺直接决定了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象征,而制造单晶叶片的主要材料就是金属铼。

熟悉航空航天工业的军迷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小到涡轮叶片、排气喷嘴,大到航空发动机、火箭外壳,铼金属都是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

不过,直到上世纪末,中国都没有开采出大量的铼金属,对于单晶叶片的铸造技术更是一片空白,西方还对中国实施了严厉的军备技术封锁,导致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一直被卡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西方总是嘲笑我们,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发动机,中国有一半以上的飞机都会“趴窝”,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与屈辱,让老一辈研究者们义愤填膺。

好在,天佑中华,不久前,华山南麓矿山上的工作人员意外勘探到了稀有金属铼,并且储量高达176吨,约占7%的全球储量,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

这对于中国突破西方封锁、自主研制单晶叶片来说,简直就是上天送来的惊喜。据了解,中国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攻关单晶叶片的相关技术,并且还制造出了第一款精密铸造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单晶叶片处于航空发动机中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一旦中国可以批量生产,将意味着西方的航空优势会大大降低,届时中国也会制造出更多的惊喜。

正是由于稀有金属具有战略意义大、储量少的特点,所以西方和日本才会拼命抢夺,并且为了保护资源,美国还封存了大量矿山,转而从国外低价进口,中国稀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稀有资源,替子孙后代储备更多的战略资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八个部门联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行动,严格限制稀土开采,并且禁止稀土出口。

并且针对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中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赢得了众多军迷们的赞誉:

一、禁止军用;二、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是中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三、所有的数据参数必须由中国的技术人员掌握;四、所有的维修部件必须使用“Mad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