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的生活方式变化很大,许多陋习也是接踵而来。这就导致湿邪成为了现代健康最大的敌人!湿邪在中医里被称为“万恶之源”,可以看得出,其影响非常广泛,在影响身体不良变化的同时,还能衍生各种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疾病,所以说,防湿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湿邪?】

中医将病因归于“六淫之邪”,分别是湿、燥、火、暑、风、寒。这六种邪气都能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湿邪,作为六淫之首,其危害是最大的,它能引发各种不适的症状,让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本身的特性非常难缠。种种因素使得祛除湿邪变成了一件难事,就连中医也颇为头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发湿邪的因素】

湿邪还分两种,分别是外湿和内湿。这两种湿的引发原因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要多加注意了!

外湿:外湿是指外感湿邪,或因气候潮湿,或感受雾露之邪,致令头重、胸闷、腰酸、肢倦、关节疼痛等。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从事水中作业等。

内湿:是由脾肾阳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之证。证见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尿少、面黄、浮肿、舌淡苔润、脉濡缓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体有些许湿气是很正常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湿气,但湿气过重,就要叫做湿邪了。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精神应该是神清气爽的,但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的原因,身体会感觉到沉重感,还会伴有困倦、精神萎靡、睡眠不足等症状,有的人四肢还会出现酸痛、僵硬的感觉,但在活动后又变回正常,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晨僵现象。更为严重的在起床的时候眼睑会水肿,也就是我们说的肿眼泡,这都是湿邪所引起的。

【湿邪与各种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生活上种种细节都很容易让脾脏受到损伤,比如天气潮湿、淋雨、久坐不动、熬夜、猛吹空调、爱吃冷饮等等。脾脏作为我们的后天之本,其健康与身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联系。例如风湿关节炎、湿疹等等,其实由于湿邪有着一定的关系。其实其它疾病,虽然命名上与湿邪没有关系,但其发病的原因或者过程都与湿邪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头痛、头晕、失眠、中暑、腹泻、痛风、高脂血症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湿邪还会对身体造成一下的危害:

1 .如果侵入人体的胸膈部分,就会阻挡气机的升降,出现胸闷。

2 .如果湿困脾胃,就会使脾胃功能减弱,出现吃饭不香,胃脘胀痛、便溏、小便短涩的情况。

3 .还会带来皮肤病,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

风湿病、妇科炎症、水肿、肥胖等,也和湿邪脱不了干系!

【如何判断有没有湿邪?】

要判断自己体内有没有湿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观察舌头上的变化。观察的点有两个,分别是舌苔和舌体。

舌体

水分越少,舌体越瘦;水分多了,舌体就会胀大起来。舌头胖了、大了,但是口腔还是原来的大小,舌头就会顶上牙齿,时间长了就留下齿痕。

舌苔

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清净的,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出现了腻苔,那可能就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腻苔就好像舌面上挂着一层刚喝完的牛奶一样,又白又厚。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对舌苔的影响较大,吸烟之人不适合这种辨别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它症状:

1 .精神萎靡

胸闷,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易困倦,甚至记忆力减退。

2 .体态虚胖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甚至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3 .脸色暗沉和口内粘腻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等。

4 .食欲不振

到了饭点不想吃东西,强忍着吃一点胃部就开始胀气,甚至在吃饭的时候感觉恶心,这也是湿气重的一种表现。

5 .大便稀烂

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大便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且总觉得大便排不尽。

【现代人的两大错误——喝水、吃饭】

喝水:一天要喝够8杯水才能补充人体水分?要因人而异

其实,水喝多少要因人而异,不同人由于代谢能力的不同,对水的需求也有差异。这就好像同样是植物,绿萝可以养在水里,而芦荟稍多浇点水就会烂根。

一天之内,正常人补充1500~2500毫升的水即可,主要以自己不渴、口唇不干为好。喝的时候也不要狂喝,而要一口一口地慢慢喝,否则就会损伤脾胃,导致水湿内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饭:要吃七八分饱,吃饭要细嚼慢咽,饭前要喝点汤

胃主纳,脾主化,不管你是吃饭还是吃药都要通过脾胃消化吸收。人到中年后,脾胃运化功能转弱,吃了东西不消化出现了“中年发福”,不过是身体代谢功能减退的体现。

调理脾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饮食入手,比如饭要吃七八分饱,吃饭要细嚼慢咽,饭前要喝点汤,等等。每日饮食要保持搭配的平衡:寒热平衡、粗细适当、荤素搭配。常吃点山药、白扁豆之类的健脾食物。

【祛湿最有效的4中方法】

1、泡脚

泡脚能够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因为足部是人体经络的集中处。脏腑的病变可通过经络互相影响,而通过疏通经络气血,又可以达到治疗脏腑病变的效果。脚部气血顺畅,那么身体自然就会舒服多了,脾脏也会得到了改善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运动排汗

运动出汗是人体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现在的办公室职员,长期坐在空调底下,身体情况也会愈加恶劣。我们也可以通过运动排汗进行祛湿,祛湿的同时,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能够缓解工作上带来的疲劳和压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睡眠的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