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气重”,那湿气重到底是怎么回事呐?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既能运化水谷,又能运化水液,脾气健运与否直接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失健运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所以其实 “湿重”是标,“脾气虚”才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人多阳虚“湿重”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小心异常爱睡觉的孩子可能是“湿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很可能是被湿邪困住了。这些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湿从何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吃了过多的油腻食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痰湿会堆积于身,导致身体不畅;

2.虽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就易腻,体内毒素排泄不正常,凝结成湿气;

3.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冬有暖气,夏有空调,雾霾、回潮天很容易湿气缠身,导致身体疲倦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的方法:

1、胖人多痰湿痰湿体质的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眼睑微肿,并且特别爱出汗,经常浑身黏腻腻的,是特别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哮喘、痛风等病症青睐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平时看感觉湿邪重浊,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头重如裹,浑身困重,人也懒得动弹,平时面部油垢不洁,吃饭没有胃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如厕看大便平时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或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伸舌看舌苔“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如果舌淡胖大,润有齿痕,多属脾虚;如果舌苔白腻,多属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多属湿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妇女看带下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多见于下半身,分泌物和排泄物多秽浊不洁,便下粘液、妇女带下分泌增多,或异味难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该如何保护脾胃,祛湿健脾呢?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情况下,脾虚的人容易湿重,因为脾气是清洁工,脾虚就是清洁工罢工了,湿邪就会运不出去,这时候,即便需要补脾,也不能单纯补脾,甚至不能马上补脾,必须利湿先行,有的时候,湿邪去除之后,脾气也能恢复一些,脾虚也会减轻,不用吃补气药,人的疲劳也会好转。

其实中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养生之前先祛湿”,只可惜知道的人很少。很多问题和湿气困扰密切相关,湿气祛除了,很多小问题自然就没有了。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也应先祛湿,再采取其它方法调理,这样吸收也会更好些。所以建议肾虚人群,妇科疾病人群,减肥人群,脱发人群,长痘人群,一定要先检查下自己是否有湿气,有就一定要先祛湿。祛湿之后,你身上的那些烦恼才有消除的可能。

有些朋友长期不注意,脾虚湿重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脾胃受伤,很多脏器都受到了影响,这个时候也意识到危害,可用了很多办法:拔罐、针灸、艾灸、中药,都见效甚微,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医生没开对药,治疗方案有出入。(或者说你遇到了庸医)。二是你的脾胃不好平时食物都吸收不了别说药物了。三是湿气囤积很久已经是药之不及。四是你用的祛湿方法不适合你的体质。比如:艾灸热,较为猛烈,一般对寒症效果好些,如本身湿热,猛烈的阳气就会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