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会输液,昏迷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喝药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或者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个人重病昏迷,不能张口,救护车送到医院急诊时可以输液,把治疗的药物输入血管,也可以从鼻子里插胃管进去,把米汤、牛奶、蔬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通过胃管注入。那么,古人在没有输液、插胃管的技术的情况下,如果病人昏迷,口噤不开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办法:应用药物擦牙齿,病人开口,然后可以灌药。

一、两种厨房里的调料合用擦牙。

如宋代亡国之君宋徽宗(名赵佶,音jí,岳飞传里被金国掳走的徽、钦二帝之一),下令编纂的《圣济总录》卷第六,风口噤篇中有白矾散方,用到两种厨房里的材料,治疗口噤不开。白矾散方:治一切急风,口噤不开,白矾半两,盐花一分,研细粉,以手点揩牙根下,更将半钱匕,以绵裹,安牙尽头。白矾,又叫明矾,化学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就是食品店里炸油条时放的添加剂,可以让油条蓬松酥脆。中医认为白矾有化痰、止血、止泻的作用,盐花就是我们做饭用的食盐,可以凉血解毒,涌吐风痰,白矾散里白矾和盐合用擦牙可以化痰开窍,松弛局部肌肉,治疗口噤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成语中的一味药物擦牙。

《圣济总录》里有白神散方,用到一味中药,就是望梅止渴里的梅子,白神散方:治中风或者吐泻,牙关紧噤,下药不能,白梅末,揩牙,盖酸能收敛,自然齿骨易开也。梅花有观赏梅花和果梅两种,白梅就是梅花的果实,能止咳、止痛、生津,此处用来擦牙,有松弛局部肌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一种毒药、一种树脂合用擦牙。

《圣济总录》里还有一个方子,开关散方:方用生天南星、龙脑冰片各等分。就是用天南星和龙脑冰片研细粉,医者用指头蘸取细粉,在患者紧闭的牙齿上摩擦,患者牙齿张开,就可以灌服汤药了。天南星性苦、温,有毒,可以化痰、祛风、止痉,冰片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植物龙脑香树脂加工品,可以开窍醒神,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认为冰片:此物大通利关隔热塞,大人、小儿风涎闭塞,及暴得惊热,甚为济用。中医认为中风牙关不开,是痰气郁结,闭塞清窍或夹风窜络所致,天南星可以化痰、祛风,冰片辛散,可以通利壅塞,两药合用可以开口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办法:应用中药粉吹入鼻子取嚏,使得病人张口,然后将急救药物灌入。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所著《丹溪心法附余》卷一中有通关散:细辛、猪牙皂角等分磨粉,每用少许搐鼻,候喷嚏服药,主治卒中风邪,昏闷不醒,牙关紧闭,汤水不下。就是用细辛和皂荚一起磨成细粉,用少量细粉吹入病人鼻子中,病人会打喷嚏,所以开口,此时可以用筷子支在上下牙之间,灌服汤药急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办法:针灸。

很多人对中医有一个认识,认为中医是汤药为主,针灸为辅助,针灸只能治疗关节疼痛一类的疾病,其实是大错特错。针灸和汤药一样,也能急救,也能调理五脏六腑,气血津液。比如急救,针灸其实比汤药更快捷、更加立竿见影,对于昏迷口噤不开的病人,可以针刺人中、合谷、涌泉等穴位,人中穴在人体鼻唇沟的上1/3处,是任脉和督脉的交会穴,刺激人中可以使得阴阳交会,醒神开窍。常做足疗的人都知道,涌泉穴在脚底,位于第2、3足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是肾经的起始穴位,每晚泡脚时揉搓涌泉,可以有强肾,延年益寿的作用,病人昏迷时针刺涌泉,能醒神回苏,笔者曾经诊治一例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在常规输注镇静止痉药物的同时,针刺强刺激涌泉穴,病人很快苏醒。针灸医师都知道,面口合谷收,就是面部和口的疾病可以针刺合谷。除了昏迷所致口噤不开,对于颞颌关节强直所致的口不能张,通过针刺太阳、翳风、下关、合谷、涌泉穴位,也有很好的效果[1],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不妨考虑针刺治疗。

[1]王大生,针刺治疗口噤不开.上海针灸杂志,1988,04(12):19

(文中配图均为资料图,仅供参考)

(作者:陈燕清,副教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