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万花溪、异卉秀葩,名不可辨……行五六里,折而北,豁然夷旷,平甸二十里,净绿如拭。至此,则骑者扬鞭而骋,猎者擢矢而射,步者跃舞,倦者啸歌,如起坐而登云天,人各朗然自异。” 400多年前,大理著名文人李元阳在《游花甸记》中写道。明清以来,先后有李元阳、杨士云等文人学识游览花甸坝,均有吟咏诗作传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甸坝由大、小花甸组成,坐落在苍山十九峰中最北的云弄、沧浪两峰之间。大花甸海拔2900米,南北长10余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可耕地面积10万亩,为第4世纪“大理冰期”,因冰川作用堆积而形成的大理花甸坝狭长平坝。1958年,在此建立花甸坝农场,以种植药材和养殖牲畜为主。坝子西面的的山峰峰顶终年白雪皑皑,经夏不消,40条大大小小的溪水汇集成万花溪,是坝子内的主要水源。东面小花甸群峰环报,海拔3200米,是绿草如茵的台地。整个花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奇花异草争奇夺艳,每到春夏之间,漫山遍野都是马樱花,纵横20多里,汇成花的海洋,成为花的世界。花中间杂这白豆花、芍药花等草本花卉,五彩缤纷,瑰丽迷人。明清以来,先后有李元阳、杨士云等文人学识游览花甸坝,均有吟咏诗作传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从喜洲到花甸坝有两条线路可走:一条从周城出发,西行至沧浪峰山麓,再顺旗鼓山盘山路至小花坝,然后到达花甸坝中心,约需6小时;一条是从喜洲镇出发,西行到五台峰的

春天和冬天的花甸坝

春天和冬天的花甸坝图册

宏圭山,再攀登至山顶,然后往北行至山口,平路到达花甸坝中心,也需6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