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见过嫁给黑人和阿拉人的中国女孩10几个,大多数的婚后生活用悲惨两字形容不为过。爱情是没有国界线的,随着开革开放的深入,涉外婚姻急剧增加都很正常,但很多涉事不深的女孩,有个糊塗的认识,她们不了解非洲人,更不知道阿拉伯人对妇女的歧视程度,认为外国人就比中国人好,结果跳入了火炕,有的人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男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大男子主义严重,性格内敛,跟女人说句软话都非常难,有不少中国男人一辈子都沒开金口说过女人爱听的那三个字。可以想象老外对中国女孩的吸引力之大。

我女儿考大学那年,想考外语院校,我的同学在北京的一所著名的外国留学生集中的语言文化大学教书,她对我说,千万别让你女儿报考这里,几乎所有的中国女孩都在帖老外,好女孩都学坏了。我虽然一辈子和老外打交道,但也不愿将孩子往这样的环境里送。为此,我想把自己见到过的中国女人嫁给黑人的遭遇写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美丽的上海姑娘在上海纺织工学院门前摆摊,搭上了马里在该校学习的留学生凯塔,那黑人对她说自己是部长的儿子,在首都巴马科有房有车,开始了对美丽的追求。

美丽自己没有学历,能嫁给大学生,又是高干子弟,能出国过有房有车的好日子,是求之不得的事,很快就与凯塔坠入了爱河。相识了一个月,就谈婚论嫁了。美丽的父母和家人看到美丽执意要嫁给黑人,出于不了解非洲人,极力的反对,找到有关部门要求阻止这段婚姻。

我去纺织厂检查工作时,顺便去看了她和凯塔的家,一开门,一股黑人狐臭味混杂的味道扑面而来,差点熏一跟斗。一间12平米左右的宿舍,房正中间挂下一只没有灯罩的15瓦灯泡,屋内昏暗。一张旧木头双人床就是全部家当,床四角绑着4根歪七扭八的木棍,挑着蚊帐。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200多万人,蚊子是传播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是个聪明的女孩,你想改变一个基因性缺陷的人是不可能的,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离开塞古镇。她姐夫从上海带来点钱,合伙在巴马科开了一家中餐馆,美丽的儿子由一个摘菜的当地女人照看,分居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人照样不要孩子,她回到河北,讲着一口中国话,黑人面庞的儿子己经18岁了,继承了黑人的基因,生性懒惰,不愿上学,不想工作,他姥姥教育不了他。她把儿子带回中非交给他爸爸,沒几天,她儿子说过不了中非的日子,又回他姥姥家啃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