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宜城的男孩蓬蓬咳嗽了八年。近日,医生通过手术顺利地从蓬蓬的气管内取出了一枚一厘米长的塑料口笛。八年前,只有六岁的蓬蓬一时贪玩,误吞下口笛,又因害怕不敢告诉家长,才导致他咳嗽久治不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9月11日,山东邹城1岁半男童误将火碱当白糖吃下。10月19日,山西长治一女童误吞游戏币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搜以往的新闻,也有不少是关于孩子误吞异物导致身体伤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胡兵,曾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贴出了被孩子吞进肚子里的各种异物照片:围棋、衣服上的小挂饰、五角星、大头针、纽扣电池、发夹、硬币、扣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孩子们对周遭事物好奇心重,又没有危机意识,很容易吞食异物。尤其是婴幼儿,喜欢把东西吃进嘴里,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家长稍不注意,吃进孩子嘴里的东西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一周岁左右的婴幼儿,家长应当留心,不能让他们轻易接触到细小物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发生意外,家长们也应当保持冷静,根据不同情况来应对。像上文中,山东邹城的意外中,一岁男童的奶奶慌乱中用水给孩子清洗,结果火碱流到孩子肚子上、腿上、生殖器上,反而加重了伤情。

而稍大的孩子,应当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告诉他们哪些东西不能触摸和食用,以防危险。

避免给5岁以下的孩子吃花生、瓜子、豆类等食物,还有一些能进入鼻、喉等的小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整理了一些基本的应对方法:

1、误吞腐蚀物,千万别催吐。如果误喝碱性强的液体(如洁厕净),则用醋、柠檬水、橘子汁来中和,如果误喝酸性强的液体(如浓硝酸消毒液),则用苏打水、肥皂水来中和。紧急处理后送医。千万不要催吐,否则会给消化道带来二次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如果误吞固体,家长应先分辨清楚固体是卡在气管还是食道。食管异物发生后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异物进入气管及支气管后多发生剧烈的呛咳、憋气和恶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吞咽异物,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家长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如果是3岁以上孩子吞咽异物,家长可从背后抱其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孩子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