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发现,网民对大型社交媒体的热情正在下降,而对更私密的即时通讯工具青睐有加。四大通讯应用(WhatsApp、Messenger、Viber、微信)上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越四大社交平台(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

出品| 外言社

翻译| kewell 编辑| 王茸 李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将朋友圈设置成了“只展示三天”,发状态也常常只对特定人可见,人们似乎不再喜欢将自己的生活过度暴露在公共视野中了。

事实上,国外也在出现类似情况:网民对大型社交媒体的热情有所下降,转而投向更具私密性的“微社交网络”,比如原来活跃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用户正在向WhatsApp、Messenger等即时通讯平台上转移。

一、即时通讯实力碾压社交平台

根据bussiness insider的一份研究报告统计:四大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Messenger、Viber、微信)上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越四大社交平台(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表:从社交网络到私人网络 用户单位:百万 蓝色:四大社交平台 黄色:四大即时通讯应用)

可以看出,2015年第1季度是两者之间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社交平台的活跃用户一直遥遥领先于即时通讯应用,而在此之后,即时通讯应用的活跃用户数量大幅增加,且上涨趋势明显。

2017年的路透数字新闻报告中也有过类似发现:除美国外,多数国家中使用社交媒体看新闻的用户在逐渐减少,而通过通讯工具看新闻的用户在快速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2017年各国通过社交媒体看新闻的用户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国用户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看新闻的比例在增长)

从用户数据上来看也确实如此,尽管2017年Facebook依然以坐拥20亿月活用户的成绩拿下第一,但即时通讯应用的实力也不容小觑:WhatsApp月活用户突破13亿、Messenger月活用户破12亿、微信+WeChat合并月活用户超9亿......

这些即时通讯工具早期大多以用户增长为核心,而在积累了大量用户之后,其变现方式就有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为其为“碾压”社交平台提供可能。例如WhatsApp测试开放企业账号,通过为企业链接更多用户盈利;再如Line靠特色贴图功能赚得盆满钵满——提供付费表情包、提供企业专属表情并双向收费、进行IP开发、打造线下商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社交媒体纷纷拓展通讯业务

社交媒体们也意识到了这种压力,在发展规划和产品设置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拓展了私密性、封闭性更强的社交功能。

1. 收购&开发通讯工具

即使花大价钱收购了WhatsApp,Facebook依然没有放弃大力推广自家通讯工具Messenger,甚至曾经强制用户跳转到Messenger给好友发信息。今年12月,Facebook还推出了专为13岁以下儿童设计的应用Messenger Kids,主打过滤掉不良信息,进一步抢占了年轻人的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nstagram则推出了一款名叫“Direct”的应用,其实是把Instagram里的私信功能单独开发成一个通讯应用,方便用户进行一对一交流。目前这款应用在智利、以色列、意大利、葡萄牙、土耳其和匈牙利已经上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平台功能升级

Facebook对自己的平台进行了功能升级,更加强调“群组”功能。对于一些热门潮流,与其放到“公共广场”展示,不如加到特定话题之下。在信息分享方面,他们也开始进行新的尝试,比如推出了“创造分享空间”功能,允许用户发布指定好友可见或仅自己可见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 Instagram从2014年开始推出私信功能,让用户可以在15人范围内分享内容;Twitter则取消了私信140字的限制,给用户更多私人的交流空间。

三、从“公共领域”到“私人空间”

用户习惯正在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空间”,这种趋势在国内也是存在的。以微博和微信为例,前者是一个更倾向于公共领域的社交平台,用户的每一条状态都被暴露在“广场”之中。一旦某条状态成为热点,用户的微博就可能被众人观光,再无隐私可言。而微信是典型的私人空间,集屏蔽、分组、拉黑等众多功能于一体,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个人空间。

社交网络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就是用户隐私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兼顾交流与隐私将是社交平台需要重新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