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爸爸妈妈们育儿有“几怕”,“怕孩子自卑”肯定是一个。很多父母都会问:孩子不自信、胆小、怯懦,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从自卑转为自信?

自卑人人有

自卑是一种隐秘的心理活动,孩子在儿童、少年、青年时代很少直接宣之于口。但成年之后,比较理性的人通常能直面自己曾经或者现在仍然存在的自卑感受。如果你和比较交心的朋友谈论起来,很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过自卑感受啊!

比如,有人比较不擅长运动,小时候同学课间活动,看别人玩得开开心心,而自己参与不进去,就会产生自卑感。真心妈妈自己就是一个,上学时,同学都跳皮筋,而我完全不擅长,就只能观战,每次都会觉得有点小小的自卑。

再比如,有人身材偏胖,看别人又苗条又健美,也会产生自卑感。不幸的是,真心妈妈小时候是个胖姑娘,于是又经常有点小自卑。

中学毕业后很多年,一位同学说我:“你看你,一直都这么自信!我小时候可自卑了!”这让我很是吃惊:“你那时候整天嘻嘻哈哈的,哪有自卑!我又胖体育成绩又差,才自卑呢!”“你学习那么好,还用得着自卑,我整天被我爸妈打击,才觉得我自己一无是处呢!”

从那以后,我才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过自卑感啊!于是愉快地决定:我不为那些小小的自卑感纠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自卑才可怕

后来读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名著《自卑与超越》和《儿童人格教育》,才搞明白,原来自卑感人人都有,没什么可怕的,过度自卑,才会对个人的发展造成真正的影响。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和自卑感,其实是同一种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一个人会追求优越感,是因为感到自卑,于是试图通过追求优越和成就,来消除自卑感。

当对优越感的追求受挫,自卑感就会加剧,加剧到某种让人难以承受的程度,就成为心理问题,阿德勒称之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分、过度的自卑感,它有一种力量,让人们去寻求可以比较容易获得的补偿,和更加有欺骗性的满足。自卑情结的存在,容易堵死通往成功的道路。

所以,当我们谈论孩子的自卑时,其实首先要分清楚,孩子是有偶然出现的的自卑感,还是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自卑情结。

如果是偶然出现的自卑感,比如玩一种自己不太擅长的游戏时,不时特别乐于参与,这只是轻微的自卑感受,非常正常,每个孩子都会有,算不得真正的自卑情结。父母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也没有必要希望孩子时时刻刻都非常自信地冲在前面、参与其中。

如果孩子是持续地对自己评价非常低,很多时候认为自己做不到、做不好,或者经常怯懦、沮丧,才可能是真正的自卑情结。这时候,爸爸妈妈才真的需要做点什么,来帮助孩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为什么会自卑?

孩子有自卑情结,按照阿德勒的解释,根本原因是追求优越感受挫。那么孩子追求优越感受挫,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一些父母认为,是因为孩子在家庭之外,比如幼儿园、学校,表现得不够优秀,没有获得足够的成功和由此产生的优越感,所以特别着力地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以帮助孩子自信起来。

其实,孩子的自卑,主要并不来自在外面表现不够优秀或者遭受挫折,而是因为父母在家庭环境中给予孩子的肯定和支持不足,经常否定、打压孩子,让孩子内心也无法产生阿德勒所说的优越感。

自卑是一种心理感受,就是“认为自己不够好”。特别优秀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认可,也会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卑起来,不那么优秀的孩子,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支持和认可,也会认为“我就是我,我很不错”,于是非常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