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分泌胃液的腺体和细胞减少或消失。光是听名字,萎缩性胃炎就比它的“兄弟”浅表性胃炎更加可怕,毕竟一个浅表,一个萎缩。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果长时间不进行干预(如药物治疗或改良生活方式),萎缩性胃炎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早期癌变,所以相比非萎缩性胃炎来说,它的病情更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担忧的一点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大。也就是说,本来身体素质就比较差的老年人,更加容易患上萎缩性胃炎。有人曾对16-65岁的健康人群进行过调查,发现16-30岁的人群患萎缩性胃炎占9%,而51-65岁的人群则高达53%;而且年龄每增长10岁,其发病率的平均递增度为14%。这其中又有什么内在原因呢?

为什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大量临床统计结果显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年龄越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越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其实,这样的认识并不全面,因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除了外在的病理性原因,还有内在的生理性原因。

一、内在生理性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大器官的功能逐渐退化,其中胃腺体的退化和萎缩则有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这也是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外在病理性原因

1、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人数较多,部分患者疏于治疗或不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极易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2、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一般较差,容易多思多虑,而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下降,从而诱发萎缩性胃炎;

3、老年人的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而它们其中的某些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子;

4、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等,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增加患萎缩性胃炎的风险;

5、老年人一般已经养成了某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三餐不规律,有烟瘾、酒瘾等,不容易改掉,它们对胃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进一步增大了患病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些内外原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被慢性萎缩性胃炎“盯上”。如若确诊,千万不要过于担忧,这样不利于疾病的好转。

总之,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思想上要重视,在情绪上要放松,在行动上要积极,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字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