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种感觉,现在的博士毕业简直堪比当年的知青返乡

作者/慧超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一)

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杨宝德自杀的消息,令人可惜。

读完《中国青年报》那篇《寒门博士之死》,更是无限唏嘘。

这个报道进一步印证了杨宝德的博士生导师在其生前,曾利用导师之威,对其施加“不正当要求和压力”的舆论指控。

杨宝德生前给自己非常信任的硕士导师发了很长一段微信,其中开头这样写道:

自从转了导师,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来性格并不开朗的我开始变得沉默抑郁。本来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我开始变得恨不得每天谁也不见。我不会拒绝人,基本上老师让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对于科研我抓不住重点,总在取舍之间摇摆不定。”

根据中青报的这篇报道,杨宝德生前,几乎对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所提要求“有求必应”。杨宝德的家人透漏,家人有一次给他打电话,“得知,这个村里学历最高的年轻人,正在导师家做卫生,等会还得把车擦一擦。”

这显然不应该是一位博士生导师对其学生提出的“正当要求”。当然,我的用词比较审慎,在微博上,杨宝德的女朋友正在讨要一个“说法”,对于男友生前的这位博导,她的用词是“不堪导师奴役,因而选择溺水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曝光了一些杨宝德和导师的聊天记录)

我早就对国内某些硕博导师的“无理要求”和“压榨行为”有所耳闻。

当年在NGO里任职的时候,经常接触一波又一波的在读博士,他们在一起闲聊的时候,经常会相互交流读博体会,尤其是对导师的评判,经常是两个陌生在读博士最先开始的话题。给我的感觉是,大部分在读博士谈起自己的状态和对导师的评价,都是一副自嘲又无可奈何的口吻。

最近先是有北航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小武常年性侵女学生,后有西安交大在读博士自杀的新闻,再看到网络上在读博士们铺天盖地的“吐槽诉苦帖”,真让人不由地觉得:

在读博士如果遭遇不良导师,那真不是水深火热能够形容的疲惫和惨烈啊!

且不说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等令人随时受不了的高强度压力,在国内读博,跟错导师的感受就是生不如死。

一切就因为,在我们的大学里,博士生导师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博导在自己带的学生面前,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他们几乎掌握着一个在读博士的生死——导师让你拿不到博士学位,你就是拿不到;导师有意刁难不让你毕业,那你就还真毕不了业!

所以很多在读博士都沦为了自己导师的“廉价劳动力”,从学术研究到生活琐事,不得不有求必应,乃至谄媚迎合,没办法,别人捏着你的咽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我莫名地联想起曾经那些下乡锻炼的知识青年,他们当年为了返乡,有多少知青是以极度屈辱的姿态换来一张回城的“车票”。

别忘了那句名言:绝对的权利必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二)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能相互理解,在这个速朽的时代尤其如此——人们甚至根本懒得去深究事情何以至此?

因此,那些对你很重要的事情,那些对你而言,性命攸关的遭遇,在旁人眼里,不过是一个茶余饭后可供消遣的段子或者笑话罢了。

比如杨宝德的悲剧发生后,著名编剧六六在其微博上这样评论道:

“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杯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海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刷新了我对编剧六六的认知底线。

但凡对杨宝德的悲剧有稍微深一点的思考,就能够感受到:为导师鞍前马后地处理生活琐事,虽然令人疲惫和烦躁,但却不是导致杨宝德自杀的根本原因。

其实,深层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他完全看不到应有的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这种感觉就像,你笃信自己有一个光明美好的前程,你的家人、朋友、同学也相信你会有一个光明美好的前程,但是在你踏上这条坦途之前,你需要迈过一道门,可是这道门的钥匙却在一个阴晴不定,喜欢压迫他人的老师手中,你就要踏上那光明美好的大道了,但是,这个人却攥着钥匙不给你,而你却无从反抗。

大不了不要这个博士文凭了,也不至于选择轻生啊!

杨宝德自杀身亡的新闻评论下面,不乏这样的评论。

但我想这些人恰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像杨宝德这样的寒门学子而言,其实他是无路可退的,他的博士文凭包含着全家人的热望,乃至全村人的期待,而一个寒门学子跋涉到这一步,马上就可以迈进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个时候你说让他放弃,就是否定了他有生以来所付出的全部努力。

寒门学子尤其无路可退!

你们又可曾体会,自己言语间轻松的抉择和判断背后,其实是另一个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三)

杨宝德的悲剧,让我联想起一部奥斯卡最佳短片《口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突然感觉,包括杨宝德在内,许多轻生者的状态和《口吃》这部短片里,那个因为口吃,表达能力和婴儿一样的男主角特别相似。

《口吃》讲述了一个口吃男孩面对社会、爱情时的焦虑不安。整部短片,一再都试图在展示男主角“渴望表达”、“练习说话”的艰苦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男主角是一个内心极为敏感的男生,他对生活观察细微,所以才有了短片中对陌生人1225次的评头论足——这显然是一个隐喻,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那些长舌滔滔的人,对他们并不了解的一些人评头论足,当然也包括对一名口吃男生的窃窃私语。

所以短片还有一幕,展现的是公交车站前,一名口齿伶俐的男生不断用脏言秽语辱骂自己的女朋友,而口吃的男主角试图劝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瞧,这依然可以被解读成一个隐喻,内心善良敏感丰富的人却不善表达,伶牙俐齿的人却在用最不堪的语言攻击他人。

我之所以在杨宝德身上,联想到《口吃》里的男主角,是因为短片里的这句话:

“梦想着逃离这无趣的地方,在某处定居,光明之地会结束这恶意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吃》中,男主角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沟通的努力,每一次他想要开口表达之前,都在内心里将单词和句子重复了无数次。

短片的最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去见自己的爱人,他反复练习发音,从ABCDEFG开始……

而在此之前,短片用大量细节,表达了男生的忐忑和恐惧。

很多不了解口吃的人,面对这类题材,总是会轻蔑地一笑,然后满不在乎地嚷一句:

堂堂一个男子汉,有什么可怕的啊,大胆念出来啊,大声表达出来啊!

这样的声音,对于口吃的人而言,这辈子已经听过太多了——恕我直言,这并不是鼓励,而分明是一种蔑视。

因为说这种话的人,有意无意地都蔑视了口吃者的自我救赎,他们从未停止过的发音练习和艰难跋涉,是一个能够正常沟通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我坚信杨宝德一定也是一位内心极为敏感的同学,因为内心敏感,所以不堪忍受这世间无望的绝望,因此想到逃避,想结束这痛苦的一切。

他一定为活着做了艰苦的努力。他的内心可能已经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跋涉和重建,只不过,他最终还是没能说服自己。

可惜,在外人眼中,在永远坚强勇敢正确的网友口中,他只是一个脆弱的,不能承受压力的“自杀者”罢了。

好多年前,网路上流传一句话:

那一刻你心里有场海啸,可你静静站着,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抱歉我并清楚这句话的原作者是谁,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分明涵盖着一个饱含一生的故事。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