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一位辉煌功业与巨大争议并存的“千古一帝”。无论是否喜欢女皇武则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存在,就如同那座立在武则天陵墓前的“无字碑”,没有一个字却能让无数过客驻足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有意思的是,武则天陵墓(唐乾陵)前的这座中国最有名的“无字之碑”虽然没有对女皇武则天一生的功过作出任何评价,却让一种失传了千百年的中国“死文字”重见天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灭亡之后,由于缺乏原有的皇家管理和维修,武则天所在的唐乾陵的地上建筑因战乱和自然灾害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虽然“无字碑”未遭破坏,但不少后人出于各种原因都在“无字碑”上刻下了自己的留言,形成了“无字碑头镌字满”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无字碑”上所刻的文字中,最为完整的是一篇名为《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两种文字书写而成的,一种是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汉字,而另一种却是无法辨认的“死文字”,因此不少学者都尝试去判明这种“死文字”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学者根据《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的内容推测这种“死文字”可能金朝发明和使用的“女真文”,但这种“死文字”和其他文物和史料上的女真文并不一样。因此学界对此一直没有定论,日本学者山路广明更将其称为“二十世纪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考古人员在内蒙巴林右旗发现了辽代帝后的陵墓,出土了大量写有“契丹文”的文物。经过学者研究对比后基本可以确认:武则天的“无字碑”上的这种“死文字”正是辽朝的“契丹文”,而且还是尚未完全成型的早期“契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