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的区大多来源于本地的驰名古迹,如雁塔区来源于“大雁塔”,碑林区来源于“碑林”,莲湖区来源于“莲湖公园”。西安的莲湖公园,最早是唐朝皇宫的承天门。承天门是长安城太极宫的正门,唐初的皇帝登基大典都是在此处进行,唐玄宗李隆基曾在门上向下方大撒金币,有诗云:“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唐朝末年,承天门毁于朱温一场大火,化为废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湖区】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封儿子朱樉为秦王,镇守西安,并修建王府。朱樉见承天门此地低洼,引通济渠水流入,在此修建王府花园,广植莲花,名叫"莲花池"。并在池旁修建私人寺院“莲花寺”。到了明代末期,通济渠渠道淤塞,池水干涸。清朝康熙七年,陕西巡抚贾复汉疏浚池泥,并改名"放生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湖公园】

辛亥革命成功,西安光复,军政府在民国初年在“放生池”的东北部修建体育场,民国11年,冯玉祥主政西安,,引水植树,广种莲花,将其开辟为西安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公园,取名“莲湖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汪逆夫妇跪像】

民国27年(1938年),汪精卫、陈碧君夫妇公开投日,一时舆论哗然,引起全国公愤。随即全国兴起浩大的讨汪运动,重庆老百姓决定参照杭州岳王庙前大汉奸秦桧夫妇的跪像,为汪精卫夫妇塑造跪像,供国人唾弃,取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民国29年(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重庆千人聚集,举行盛大的“建墓铸逆”开工典礼,经报纸宣传,全国各地纷纷为汪精卫夫妇铸造跪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湖公园碑文】

早在1932年上海爆发抗日的“淞沪会战”,因上海与南京相太近近,国民政府考虑迁都西安,并成立了“西京筹备委员会”,由国民党元老张继任会长。1940年全国各地兴起为汪逆铸造跪像,张继随与省主席蒋鼎文、省参议长宋联奎商议,决定在莲湖公园“建墓铸逆”。

“建墓铸逆”:所谓“建墓”就是为抗战阵亡将士修建公墓纪念碑,“铸逆”就是为汪逆夫妇铸造铁制跪像。1940年10月“建墓铸逆”正式完成,地点位于莲湖公园东门广场。抗战烈士阵亡纪念碑高数米,成四棱柱碑塔状,碑塔正面横额为“永垂千秋”四个大字,正文书写“抗战阵亡将士公墓”。西面为省政府主席蒋鼎文《抗战阵亡将士公墓落成纪念》题词,南面为省参议长宋联奎《中国抗战阵亡将士公墓题辞》,北面为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张继的七律诗。碑前仿杭州西湖岳墓形式,置有汪精卫、陈碧君夫妇跪姿铁像。(抗战阵亡将士修建公墓纪念碑塔较小,旁边较大的塔是辛亥元勋,国民军上将岳维峻纪念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建国纪念大会文笺】

在其后的整个抗战期间,每逢“七七”抗战纪念日和民族扫墓节西安各界都会在碑前祭奠抗战英烈,反观汪精卫夫妇铁制跪像则满是游客唾沫,令人恶心至极,真正做到了“万人唾骂”。1958年大练钢铁,大汉奸汪精卫夫妇跪像被回炉炼钢,1962年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