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陇西行》是中晚唐时期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诗歌第一句是战前宣誓:“誓扫匈奴不顾身”,“誓扫”体现将士忠诚;“不顾身”展现士兵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诗人并没有承接上句的战前场景进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是切入了展现战争结果的镜头:“五千貂锦丧胡尘”,“五千”可见人数之多,“貂锦”喻部队精良。五千精兵就这样战死沙场,悲壮惨烈,加之前句已然大笔墨渲染将士的英勇,因此战争过程的激烈与残酷不言而喻。第三、四句中,将视角由征夫转向了思妇,由叙事引向了抒情。闺中思妇所等之人,早已掩埋在无定河边,但她毫不知情,依然怀着团聚的希望,日日等待,盼其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人将“河边骨”与“梦里人”并置,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全诗的悲剧色彩因此陡增。同时,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加强了诗歌的悲情效果。“河边骨”色调森冷,“春闺梦”温暖浪漫;“骨”与“人”是死的哀戚与生的喜乐。这两种对立的意象,冲突激烈,诗歌的悲情色彩浓烈,意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