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海淀·故事第650篇文章

从北京地铁8号线西小口站出来,一路向东,在园区里穿行20多分钟,就可以看到一个诗情画意的“大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它褐红色的围墙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郁郁葱葱的各色植物、碧波荡漾的潺潺流水和诗情画意的亭台水榭,还有充满文化气息的学院派风格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静谧安宁,却又富有朝气。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公园,它是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这是一个集绿色生态办公、科研与湿地景观、生态农业、休闲运动为一体的高新企业成长生态圈。

它不仅是北京市第一个有地面净流和湿地的绿色生态科技园区,还是北京市第一个由乡镇自主建设、所有权和收益权归全乡农民集体所有的科技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东升科技园的“前世今生”

已成为科技园区先锋的东升科技园,与其他园区相比,其身份非常特殊——它是北京市第一个由乡镇自主建设,所有权和收益权归全乡农民集体所有的科技园区

同时,东升科技园所在的西小口地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海淀、朝阳、昌平3个行政区在这里交界。

1980s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东升镇聚集了锅炉厂、拉丝厂等一大批老工业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镇企业日渐式微,地区今后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如何发展、如何定位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东升镇的面前。

2001

2001年,东升科技园开始立项,但当时的定位只是个工业园区。起初,东升镇的想法是把东升镇近百家的工业企业都迁到这个园区里来,腾出其他区域土地发展三产。

但由于种种原因,报批的手续办了8年,直到2009年才完成。而原来的老企业有的已经倒闭、有的已经“扛不住”停产,“吃”起了“瓦片经济”。

2009

2009年,中关村国家主自创新示范区得到国务院批复,由于东升镇正处于海淀区——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区,东升镇决定按照北京市和海淀区的有关规划要求,为高科技产业提供配套服务,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所以把定位变更为高端产业发展的用地,工业园就改成为了高科技产业园区。

2012

随着改革的日渐深入,东升科技园发展日渐规范。

2012 年 7 月,中关村示范区正式批复东升科技园更名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成为首家以“中关村”命名的乡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并将发展定位锁定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致力于建成高端研发产业聚集园区、高技术成果辐射园区、高技术服务业配套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过程艰辛,但收获却是令人欣慰的。

东升科技园已成为了海淀区城乡结合部产业发展的典型,成为了第一个主动与中关村现代产业政策对接的项目,从而实现由低端商用物业向高端产业物业转移的目标,带动了海淀区最东北部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东升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新模式,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创新利用,有效解决了农业升级、农民增收的问题。

东升镇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对集体资产进行整合清理,以股份形式量化给村民,并用集体土地建起了东升科技园区。

如此一来,东升镇农民就成了科技园股东,这一改革也成为当时北京区县城镇化改革的成功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东升科技园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分二期进行开发建设,其中一期(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已建成,并于2010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绿化率50%以上。

二期总用地约77.43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26.52万平方米,将为高科技企业办公研发用房,大型商业区及配套住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高新企业的力量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从园区功能上分为五大板块:置地空间板块、科技金融板块、科技服务板块、商务生活板块以及产业转化板块,希望打造一个完整的服务链,创造高新企业成长生态圈,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让企业专心做好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升科技园园区规划分为“四区一林”,“四区”分别为A区、B区、C区、D区;“一林”是指以绿洲湿地景观系统为主要特征,通过绿化与建筑小品点缀,各地块以绿化、坡地措施相隔离,而形成的适合高科技研发创新企业所要求的绿色办公环境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升科技园之所以从众多科技园中脱颖而出,与它一直以来所倡导的“预孵-孵化-加速”的全产业链服务理念紧密相关。

与许多科技园区不同,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眼光并未仅仅盯在“孵化”的单一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接触到早期的优秀创业项目,并把已经孵化毕业且需要产业化拓展的企业留在园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积极向孵化的两端延伸,建立了“预孵”和“加速”两大体系,不仅实现了园区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有效对接,还实现了与其他孵化器的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升科技园孵化创业中心由泰利驿站和孵化器两部分组成,它以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为出发点,建立“泰利驿站+孵化器”、“创业+孵化”的接力式孵化与培育体系。

泰利驿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利驿站针对5人以下的创业公司而设立,性质类似于创业初期孵化器。

泰利驿站占地3000余平,现孵化企业达50余家。驿站整个空间是半开放的,装饰简约而又清新,办公区一侧的整面墙由落地窗构成,让创业者对楼外风景一览无遗。

创业虽然艰辛,但如果身处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也会让人心旷神怡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利驿站主要针对电子信息、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的早期创业者,孵化期为一年。

这里为初创企业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三大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如工商注册、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咨询、IT服务、政策咨询、基金补贴申报等初创企业成长所需的服务,从而降低企业时间、经济、人力成本,解决企业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还会为企业建立档案,全程记录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与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协议,从而降低企业创业成本。

同时,针对早期创业者所需的资金、人力、法律、培训等,泰利驿站还会提供一条龙服务。这里创业成功的企业,将会被送到园区孵化器里继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孵化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邀请优秀项目入驻孵化器,东升科技园每年都会举办“东升杯”创业大赛,至今已举办了五届。

据报道,获得“东升杯”特等奖的企业,除获得100万元奖金及100平米的免费办公空间外,还享有园区企业奖励、科技奖励、人才引进等专项政策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升杯”首届全国二次创业大赛中的特等奖获得者北京蓝海讯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从孵化器走出去的企业之一,现在已在科技园落地生根。

几年来,蓝海讯通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优秀的孵化体系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下迅速发展壮大,已经为国内数百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基础组件监控、应用性能监控、网络性能监控、移动应用性能管理产品和面向自动化运维和 ITOA 的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并顺利完成 A、B、C轮融资,其中C轮1.65亿元的融资额度更是刷新了几年来中国企业级SaaS服务市场的融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从孵化器孵化毕业后进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加速器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开发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申请了多项专利,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促进天智航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进入市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为其提供了多项个性化支持,天智航的产品目前已逐步打开了市场。天智航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的支持下,该公司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提前了两年,企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企业从孵化器毕业之后,并没有离开园区,而是直接进入加速器环节。

未来,当企业壮大到加速器不能满足其需求时,东升科技园还会为企业提供独栋办公空间,以总部企业模式继续在园区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产业链服务

为服务入孵企业,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对接园区企业所需的所有服务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而言,一个创业者要想成立公司入驻园区,首先要解决物业服务、科技服务、政务咨询、工商注册等很多问题。

但是在东升科技园,所有手续都可以在一站式集中办公区完成,整个流程走下来,快速、便捷成为一站式服务的主打特色。高标准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使得东升科技园备受高新企业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为每家进入孵化器、加速器的企业均配备了服务专员。

同时,为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除了与26家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搭建金融平台外,还搭建了自己的投资平台,建立了种子基金和发展基金。目前,发展基金已经向加速器内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还建立了自己的信用评估体系,评估值分较高的企业可以享受园区特有融资贴息、担保扶持政策。

此外,系列定制产品也可满足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如“创业保”针对预孵企业,贷款门槛低,可提供10万-20万元的授信额度;“创业贷”针对孵化器内企业,操作流程简便,可提供200 万元授信额度;“投贷联动”针对加速器内高成长企业,根据投资金额匹配相应额度,可放大企业贷款规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升科技园一直都在探讨加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在做服务整体的相关配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已经进入加速器的企业未来势必面对的产业化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和高昂的人力资本之间的矛盾,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目前已与天津、广东、山东等地对接,摸索并实践由园区“打包”带领企业向外埠拓展,从企业入驻到企业运营全程介入,帮助企业解决、协调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园区企业实现产业化的场地和人员需求,又可以把研发、销售等高端环节留在中关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祖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总有一些地方扮演着让人心潮澎湃的角色,比如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浦东以及此刻的中关村。

这里孕育着无数新生代的小梦想和中国前沿科技的大未来。

“给创新,以力量!”

——这里是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中关村一颗闪亮的园区之星。

编辑 / 王笑展

审校 / 张丹

图片来源 /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精彩内容
【海观】厚德创新谷:梦想的另类孵化模式
【海观】翠湖科技园·云中心:看云端之梦如何照进现实
【海观】中关村创客小镇=创业+生活+社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