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年仅24岁,却为救18名迷途“驴友”而不幸牺牲。“淋漓冬雨为男儿洗尘,洁白瑞雪为壮士铺路,锦绣黄山为烈士安魂……“天黑,雨大,山陡,路滑。”一位武警官兵这么描述搜救工作的困难。因为探险者被困区域是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根本没有路可走,战士们是边找人边探路。“我来给你们照路,你们跟着我走。”找到被困的探险者后,张宁海主动担负起在最前面探路的任务。却不慎掉入悬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宁海1986年2月6日出生,安徽省太和县阮桥镇人,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2001级校友,2008年毕业于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治安专业,生前系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温泉派出所科员,三级警司警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宁海牺牲后,战友在现场整理他身上的遗物时,发现口袋中只有一个已磨掉漆的诺基亚手机、两支笔和食堂饭卡。父亲张培伦曾是位军人,他的一番话让人感动许久:宁海是党培养的人民公安,有责任有义务保卫老百姓的生命,宁海的牺牲是值得的,是光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黄山后,张宁海的母亲因悲伤过度,身体虚弱,一直在打着点滴。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则尽最大的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悲痛,在听完张宁海牺牲的情况介绍之后,张培伦说了这样的话:“儿子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干警应该做的,宁海是我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上这身警服,就把毕生精力献给警察事业!”张宁海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他的堂姐张丽说,宁海的妈妈下岗了,家里生活不宽裕。但宁海很懂事,参加工作后,每个月都要从不到2000元的工资中寄600元回家。张宁海的另一位亲属告诉记者,张宁海平时生活很节俭,从不乱花钱。2010年4月,酷爱运动的张宁海积攒了800元钱,正准备买一套像样的运动服和鞋子,得知玉树发生地震后,他将这笔钱全部捐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多名复旦大学的学生被困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为救学生一名民警坠崖牺牲。一个生命的逝去,换来的不是复旦学子的反思和感恩,而是在论坛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谁来掌权,以及冷漠的“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学子的冷漠寒了网友的心,高校学子对待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引来网上批评如潮。“一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网友“Z思沫”说,中国走到该重读鲁迅的时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