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剧里,

每当一起命案被曝,

刑警总是第一时间拍照取证。

如非迫不得已,

恐怕没有人想看他们到底拍了什么。

2016年,

一个名为《地方摄影》的项目进入人们视线,

在一帧帧照片面前,

人们对图片的惯常经验竟起不到丝毫作用,

在去评判这些照片之前,

已经被猝不及防的刺激了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项目的创建者叫唐潮,

90后摄影师,

在《地方摄影》里,

他构建了一个情节,

通过与地方刑警的交涉,

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

并试图说服刑警在拍摄取证照片之余,

再“创作”一些照片,

然后共同参与一个摄影节评比。

整个故事便以一个看似阴谋式的姿态展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去调查“创作“现场,

制作拍摄方案,

讨论如何生成一张可以“获得摄影节‘认可’”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情节中,

或者说在这场对摄影功能的革命里,

他们首先突破的是去制造一种适应当下某种诉求的美学,

而视觉经验的构造,

是把刑侦照片上那些真实和直白的信息

降格为无关紧要的边角,

以求照片在诸如美感、惊奇感

抑或构图影调等技术规格的转变中,

完成形态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方摄影》视频中,

唐潮记录用Photoshop修改照片的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称赞这是美,

一种瘆人和肃穆相交织的美感。

“想捂住眼睛,又忍不住打开指缝再看一眼”

有人批判这是对艺术和纪实边界的践踏,

“难道把法医图谱都PS一遍也是纪实艺术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边界”,也是唐潮在项目后段着力探讨的问题。

期间,唐潮不断“纠正”

刑警对于拍摄一张照片的准则,

作品便在这个双方相互周旋的过程中,

触碰到了一些有关

摄影边界、社会系统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刑侦人员拿起手中的相机时,

我们该如何界定

介于“作为刑警取证的摄影”

与“作为艺术作品的摄影”

之间的那条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节的结尾,

刑警的逻辑被撬动了,

他说

“当我打开相机闪光灯打到这些人身上,把他们变成一张张照片,这些人会随着时间腐败,最后消失,但是在我的照片里面,他们就好像…好像是睡着了一样。
后来我们开始返程,走了很远的时候我开始想,是不是我们离开这个地方越远,我们就越是清醒的?”

与一开始所说的“摄影就是要尽量展示一种现实”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结尾略显仓促,而现实中情节还在继续。

作品中唐潮以真实身份卷入到他所搭建的情节中。而作品之外,现实以里,唐潮带着这个“未完待续的情节”参加了2016年集美阿尔勒摄影季的评选,并且,真的得了一个奖。

至此,算是为这段情节在“情节”以外做了结尾。

-end-

(本文由墙艺术编辑整理,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搜索“墙艺术”或“wall-art”关注墙报微信号“墙艺术”

商务合作请联系刘先生:

010-51290303-850 或 185-1063-6668

邮箱:liupeng@wallart.cn

商品入驻或分销,请将商品材料发至:

bc@wallart.cn

招聘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墙艺术公司位于号称北京最美街道的三里屯西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