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原大地震 1920年9月16日20时05分53秒,宁夏南部海原县和固原县(当时属甘肃省管辖)一带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 是中国有地震记载中最高烈度地震,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烈度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被称之为“环球大震”。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20千米。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古至今,我国共有3次地震被认为达到8.5级,除海原地震外,还有1688年山东郯城地震和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但海原地震是我国唯一震中烈度定为12度的地震。据有关资料记载,这次地震将200公里外的兰州"倒塌房屋十分之三";使距震中400公里的西安"门窗暴响,房摇墙踏,被毁房屋约有百户";距震中700公里的太原"房屋间有倒塌,人民微伤";距震中1000公里的北京"电灯摇动,令人头晕目眩";更远的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广州"掉绘泥片";汕头"客轮荡动";香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其有感范围超过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越南海防附近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吉震湖 西吉县(过去属海原版图)因山体滑坡,堵截山涧、深谷、洼地和沟壑,形成了四十多处地震湖,当地群众叫水堰,星罗棋布地摆在全县境域。造成规模巨大、数量极多的滑坡,使这一带的山川大为改观,原来的干山枯岭,摇身一变,成了大片沼泽湖堰,地震堰塞湖星罗棋布。专家学者1965年在西吉考察时,发现有43座这样的天然堰塞湖,如串珠状点缀在滥泥河谷,成为半干旱黄土高原上的独特的地震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吉震湖位于西吉县城西南约32公里处的震湖乡党家岔村,是 1920年宁夏海原8、9级大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是宁夏最大的堰塞湖,也是世界第二大地震湖。西吉震湖形状狭长,原湖水面积约80平方公里,现有水面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 3110米,总面积达186万平方米,平均水深约12米,最深处达27米,蓄水量1120万立方米。由于震湖地震遗迹明显,具有科学考察、旅游观赏、探奇探险的明显特征,被批准为“国家级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命名“西吉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有沙湖美,南有震湖秀。震湖湖水清澈碧透,片片芦苇随风荡漾,有国家保护动物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斑嘴鹈鹕、红脚隼十多种珍贵鸟类,成群的野鸭、大山雀、猫头鹰生活在这里。每年春季有成群的野鸭到这里"落户",直至湖面结冰后才恋恋不舍地南去越冬。四周群山环抱,幽谷深邃,景色迷人,构成了一幅幅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环水抱、山水交融的天然图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家岔堰塞湖中,生长着鲢、鲤、草鱼等近10 种鱼类,其中有彩色鲫鱼,在科学界至今是个谜,当地人说,彩鲫是龙的女儿。主要分布在西吉大路、立眉岔、赤土岔、碱滩湖等水堰中。水产研究者为别于其他鲫鱼品系,根据其产地、形态、色彩,把它定名为西吉彩鲫。西吉彩鲫体色繁杂鲜丽,宛如金鱼,有全身纯白、纯红、纯黑、黑紫的,也有在测线上方杂以多种色彩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期便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的雍州属地。西吉县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西芹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彩火石寨 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位于西吉县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乡境内,是宁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胜地。走进火石寨,一座座丹峰赤壁迎面而来,造型独特,美轮美奂,景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由于山体岩石呈现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故而被人称为火石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震湖、平峰、兴平、新营等乡镇的梯田叠加,四季风光迷人,绮丽如画,景色各异。春夏季节杏花、桃花、丁香花等山花盛开,一片花海。秋季层林尽染,风光无限。冬雪降临、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旅游圣地--将台堡 将台堡镇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城20公里处的葫芦河东岸,历史悠久,境内有战国秦长城、汉代古墓群、宋代羊牧隆城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将台堡,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区内外重要的红色圣地。古代称西瓦亭,为军事要塞,战国秦长城在这里向东转折。(中国农林科技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