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隶属湖南省,湖南省省会,简称长,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更是一座历史名城,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现在长沙地表所遗存的古建筑屈指可数,一座历史名城的古建为何不见踪影了呢?一切皆倾覆于一场大火。因日寇进犯,国民党打算采用焦土计划,也就是焚烧长沙。其目的在于长沙内一切有用的建筑皆不为日寇所利用。根据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记录:迨至十一月十二日,城陵矶、岳州、通城等处恶劣消息传来,长沙虽距前线尚有三百余里,但消息愈传愈奇,市民益加乱,躁急者误信谣言,以为敌人将至,遂于十三日晨二时开始放出无情之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把焚烧了长沙大地的大火被就是“文夕大火”。因12日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称为“文夕大火”。这场大火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房屋被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二战毁坏最严重的城市。郭沫若当时也在长沙亲历了大火,《郭沫若传》中对情景进行了描述:“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长沙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车至城郊关帝庙前,极目远望,根本不见长沙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显然火势还在蔓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的尘埃已经落地,如今的长沙安稳的驻扎在湘江河畔,鳞次栉比的高楼与熙熙攘攘的人群填充了这座经历过历史苦难的城市。大火虽然已经熄灭,但是湘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已深入骨髓。这座历史厚重、英才辈出的城市在新的时代也会迸发出更加明丽的光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如同磨镜石,把逐渐模糊的镜面一次又一次磨得光可鉴人,中华民族在遭受一次次苦难后依旧顽强斗争着。历史不可忘怀,今天是9月18日,86年前,也就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勿忘国耻”,这应该是防空警报响起印在所有人心里的四个字,“9.18”,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觉醒日,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在这一天彻底觉醒,但也为此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巨大牺牲。经过14年不屈不饶的顽强抗战,中华民族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