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村落,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流淌着悠久岁月留下的古韵。

村头的古榕树,独特的镬耳山墙,

仿佛讲述着那过去的事情......

▲图源网络

武垄村位于德庆县武垄镇西南方向1公里之外,距离县城60余公里,是德庆县保留古宅最多的一个村落。村中现有9座建于明清时期的镬耳屋,还有一座苏式会堂。村子背靠郁郁青山,村前绿水环绕,竹树婆娑,处处透着闲情和飘逸自在的气息。

▲武垄村 图源网络

大榕树下的闲适

村头有一棵盘根错节的古老大榕树,据说已有300多年历史。树形伞样铺开,形成了巨大的绿阴。走近古树,几个老人正在树下下棋休闲,也有一些小孩子在愉快地追逐,老人爽朗的笑声和小孩清脆的嬉闹声萦绕在树的周围,久久不散。

▲村头的大榕树 图源网络

在古榕的右边,是村中的另一“古”——古井。古井全部用石砌成,形状似交椅,井水轻轻地由石缝中渗出来,清澈见底。这是一口冬暖夏凉的古井,曾是村人的生命之源。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村里都装上了自来水之后,村民便不再来这里担水食用了。

▲榕树下的古井 图源网络

时光流淌,井水悠悠。古井如今成为了孩子的乐园。在圆月的夜晚,井里的鱼儿欢快地游动着,泛出点点鳞光,引得孩子们不时调皮地将竹竿伸进井里,搅碎一井的银光。

夜夜笙歌镬耳屋

村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闻名已久的镬耳屋。目前保留下来的建筑格局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武垄村曾无比繁华,民间还流传着“千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的诗句。村中的镬耳屋本来是11座的,由于天长日久风雨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现在仅余下9座。

▲镬耳屋独具特色的镬耳风火墙 图源 西江网

镬耳,像古代官帽的两耳,只有得功名的村人才能采用。在明清前后的广府民居中,通常是出了高官的村落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封火山墙。

▲排列有序的镬耳屋 图源网络

从前村子里的人家到处都堆放着柴草,极易起火,房屋之间又连接紧密,一旦风助火势,火苗就容易蹿上邻家瓦头。而大大的镬耳状山墙可以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平日里,高高的镬耳山墙就像一双大手,可以将微风挡进两侧的巷道,微风又会透过门窗流入屋里。所以尽管镬耳屋的窗户都很小很窄,但屋子里依然清凉。

▲小巷 图源网络

在村子里行走,漫步在小巷中,恍如穿行在时光隧道里。耳旁不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燕子呢喃声,抬头望去,只见燕子成群地绕着屋顶翻飞,在老屋的屋檐下做窝。推开沉重的木门,走进屋内,跨过天井,到达大厅,只觉一阵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同时头顶上有叽叽喳喳的燕子在勤快地筑巢觅食。人鸟共处,无比自然和谐。

“千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镬耳屋仿佛游离在时光外,无声地见证着繁华盛世,人情冷暖。

会经书室,骨子里的宠辱不惊

会经书室是一座二进三间的古建筑,硬山顶,博古脊,结构布局完整,具有岭南古建筑特色。

书室的墙楣上绘着《十八学士夜宴等师》及花草图案的壁画,抬梁式梁架上雕刻着花卉、夔纹等图案。

▲会经书室 图源《人文德庆》

会经书室原是族人培育后裔的场所,让宗族子弟在此学习,并研习琴棋书画,同时又可以兼具祠堂功能,方便祭祀先祖。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百年转瞬而逝。如今,会经书室已经作为处理、商议宗族事务的场所而存在。

▲精致的屋檐 图源网络

走进书室的后堂,依稀可以看到以前的标语,整齐地书写在砖墙上,而今却变得斑驳稀疏。

时光的痕迹,以及发生在这个书室里的一切历史,都那么真实地烙刻在这里,无法抹去,就仿佛是残余的文明碎片一样,让人遥想。

青砖古墙上攀爬着绿藤,

沧桑中透露出一种精致秀美。

时间在这里刻画下点点水墨印记。

古老的村庄依旧无声,

却温柔地拥抱着这漫长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