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周末带儿子参加一个活动,说是什么花朝节,我百度了一下,说是欣赏百花和向花神祈福的节日,不禁为古人的浪漫和对自然的敬畏而感叹。多年来西风东渐,很多人喜欢过洋节,但洋节很多都是宗教节日与我们中国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年轻人追求新奇跟风洋节,其实不伦不类,因为没有理解节日的文化含义,我们本身也没有那种文化背景。而中国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包含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核,跟我们的精神实质更加契合,而且节日的文化的内涵并不亚于洋节,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文化自觉,中华优秀的传统当然要靠中国人自己来传承并发扬,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统的清明节又来到了,所以有此感想,在此整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内容,共同学习传承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2008年起更是被国务院定为法定假日,大家都知道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扫墓当然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但如果认为将清明定为法定节假日,就是为了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祭祖扫墓,就没有充分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传承不能仅在于形式,更重要是传承节日特殊的情感内涵情感需求和文化内涵。如果只是形式那传统节日的“味道”会越来越淡了,本质上传统节日的淡化是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的涣散。

清明节在我国的诸多节日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围绕清明节形成了许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祭祖扫墓。家里的晚辈要去给逝去的先人扫墓祭拜,有些地方不许女孩上坟,但我们这里没有,这些明显的不合时宜的旧俗就不要坚守了与时俱进吧,但清明节的拜祭仪式却不能少了家族里新过门的媳妇和新添的丁。无论是新娶的媳妇还是新生的婴儿,在清明节这天都要到墓地里上坟。一来是让新人认祖归宗,二来也是告慰九泉之下的先人,家族又添丁壮大了!这一点现在很多人不能做到,我儿子七岁了还没带他上过祖坟,明年一定要带他去,因为今年我明天准备从出差地直接回老家去上坟扫墓,我觉的这样的仪式是对孩子很好的一次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他懂得感恩,懂得敬畏,知道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知道祖先的付出,也懂得自己的担当,对中国传统祖先崇拜的文化是非常好的传承教育。按照旧俗,人们在扫墓时都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首先为坟墓清扫杂草并培上新土,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完毕后,一家人再分享用来祭祀先祖的佳肴美食。

清明节日的内涵非常丰富,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斗鸡、植树等十多种民俗活动,几千年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

有些清明传统习俗现在可能已经过时了,但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对祖先的感恩对家国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在清明节三天假日期间,我们可以积极参与踏青、放风筝等民俗活动,也可以举办参加一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讲座、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像上周的花朝节的活动是一个地产公司举办的,还是让更多人了解了传统的节日的内涵,很有意义,这样的活动可以多举行一些,好好策划策划,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本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