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福建特色民居建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福建南靖、永定、华安的土楼群。毕竟由这三地联合申请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连年举办土楼节加上各种宣传,“福建土楼”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是就在福建永安也有一座同样出于族群安全而建造安贞堡,藏于深闺待人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星云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父子二代 百万银两 造就安防古堡

从带领我们的当地导游解说得知,安贞堡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当时匪患四起,当地乡绅池家父子建此土堡以抵御土匪,历时十四年完工。据说池家父子建堡前曾多次进京观摩皇城的建筑风格,回来后有所借鉴,亲自设计了这座客家围楼。此堡座西朝东,前部呈方形,后部为半圆开,依而建,逐次增高,远远望去层次分明,气势不凡,称其为毫不夸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星云视界

古堡选址依就势,就地取材,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绿水、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古堡的拱形院门上“安贞堡”三个黑色大字格外素净,其名与《周易·坤》中“安贞之吉,应地无疆”之意相合;大门两侧上镌刻有一副“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休风静谧多”的对联,一言居安思危,一求国泰民安,对安贞之意作了全面的注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踏上七级台阶,又是两扇画着文官的木门,过了二重门,便是正厅,木门外侧的梁柱间书有“紫气东来”的门额,此系堡主池占瑞亲书。大门正上方则高悬“中宪第”匾,这是主人被朝廷追封为中议大夫的标志,后院更有皇上御封了直榜《诰封》金榜一块,彰显着古堡昔日的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铁门土墙 固若金汤 佑护周边乡邻

历史上福建部分地区矿藏丰富,百姓较为富庶,也使得土匪肆虐,这些因素,使得福建民居兼具居住与防御多种功能。安贞堡墙厚宅深,外墙用厚石垒砌加土夯制。堡前有一块可容数千人的露天练兵场,堡正面两侧有凸出5米的角楼,内墙四壁布有180个射击孔和90个眺望窗。正门则有木板门和铁门前后两重,顶上设有两处灌水孔,防范火攻。几近完美的防御设计在当时使得建筑固若金汤,无怪其在历史上多次成功抵御了土匪的围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堡内木建筑分为前后三进院落,有18个厅堂,12个厨房,大小房间360余间,水井5口,可供千余人居住,真正池家也就十几口人。偌大的建筑主要是应乡邻避难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1930年是安贞堡最传奇的时刻,当时德化土匪千余人向西华片摊捐饷银,乡民尽数躲进堡中。土匪围攻十数日,三次猛烈进攻未果。安贞堡最终庇护了乡民的生命和财产,一时名声大振。从此以后,村民纷纷把贵重财物长期置于堡内存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万蝠招来 千蛛扫去 发现无蛛之谜

安贞堡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堡内常年不结蛛网。导游介绍,如此神奇就在于二楼的一幅壁画上,画上左边的仙童脚踩芭蕉叶,手拿扫把,扫去从树上垂挂下的蜘蛛,叫“千蛛扫去”;右边的那位仙童手拿芭蕉叶,脚踩葫芦,把蝙蝠一只只收到了葫芦里,这叫“万福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当然,安贞堡没有蜘蛛的原因不可能是画幅壁画那么简单。经过永安一中的罗春和等同学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实地考察以及动手试验探索,终于发现导致安贞堡无蛛蛛、蚊子的真正原因。主要是堡内无人居住,没有灯光的堡内环境,大量的蝙蝠存在是安贞堡没有蛛蛛、蚊子的根本原因。罗春和同学因此获得福建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一等奖。堡内“无蛛之谜”就此揭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古堡建筑设计精巧细致,同时极具审美情趣。堡内的屋檐、门扇 、窗棂、柱础、斗拱、梁架、雀替等均随处可见形式多样的雕刻、花样繁多的壁画,并有一组组的泥塑、雕刻、彩绘,题材来源于戏剧故事和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世说新语》、《西游记》、《封神演义》等。还有民间传说和“竹报平安”、“麒麟献瑞”、“龟鹤延年”腊梅迎春、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等吉祥图案。每一个画面,都有一个典故或说法。真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安贞旌鼓 杂剧黑狮 传承古老文明

我们参观古堡的时候,有幸遇到了当地历史文化活动展演。阵容庞大的安贞旌鼓,在堡前广场敲击时威武雄壮,极具震撼。

安贞旌鼓相传源于宋代,是永安槐南乡的民间特色乡艺。在槐南,家家户户都有一面大鼓和小鼓,鼓被称为镇宅的"胆",又是节庆期间营造气氛的道具。在古代,鼓又与军队不可分,常在将士们得胜而归时敲击,故而称作"旌鼓";以后旌鼓逐渐演变为喜庆佳节或迎接尊贵客人时表演的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在古老的堡内大堂,作为宋杂剧的“活化石”槐南的“做场戏”正在精彩演出。生动各异的大花脸,让人似懂非懂的曲调,同声喊出的一串串激情高亢的啰哩声,阵阵高腔喝彩声……“做场戏”传承着浓郁的南宋遗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中原文化的积淀和地方艺术特色的交相辉映,使得永安的文艺异彩纷呈,打黑狮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内容的一部分。打黑狮属于武戏,傩舞范畴,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打黑狮,形为民间一种吉祥之物,具有勇猛、正义、吉祥、喜庆的象征。蕴藏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属三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星云视界

中午全牛宴的菜品让参与活动的各位达人大饱口福。永安槐南之行,我们不但参观了安贞堡,感受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特有魅力,同时观看了古老历史文化传统演出, 而且又饱尝全牛盛宴。更为值得荣幸的是,我们此次参加乐途旅游网组织的悠然三明四季行活动的十二位旅游达人被聘请为“安贞堡宣传大使”,荣誉也是责任。我们应积极对当地古建古迹历史文化多加宣传推广,让藏于深闺的安贞堡得以更多人见识。

【星云视界】:中国家协会会员,旅游自媒体。搜狐旅游专家,乐途灵感旅行家,途牛大玩家,敬请到新浪、腾讯微博、今日头条、网易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关注“星云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