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口岸之首,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的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精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在这里结束。

这里有经济开发区,特别是有税收优惠的自由贸易区,许多演艺界大咖在此注册公司,被看作是避税天堂,甚至被称作“霍莱坞”。

霍尔果斯是元明清以来该地带生活的蒙古族(漠西蒙古)称呼,蒙古语霍尔果斯是“驼队经过的地方”(意指驼站),民国时期因沙俄及后来的苏联强大而一度采用俄罗斯方使用的哈萨克语“尼堪卡”,后来恢复中国方面的习惯称呼。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南疆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和北疆阿拉山口口岸同为新疆目前向第三国开放的3个口岸之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蜿蜒的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谷口,气候温暖湿润,霍尔果斯河、卡拉苏河和东风干渠流经该地。

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这里更加繁忙了。“中欧班列”汇集了来自重庆、连云港、义乌等地的货运班列,万戈争流般汇集于此,又奔向中亚、俄罗斯、欧洲。这里已经成为我国西部、亚欧大陆桥上唯一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大枢纽。

中哈边境合作中心是除满洲里外最大的边境商品免税区。售卖的商品,除了烟酒,大部分是国产服装鞋帽,一个接一个的mall里是一个接一个的商铺,跟秀水街没啥两样。

这实际上是把两国国境线之间的缓冲带利用起来,吸引游客观光和购买免税品。持护照可以直接进入,持身份证需要办理临时签注,才可以进入,一次往返,可以在区内停留一个月。

我观察,中国人以观光为主,因为大部分产品是国产大路货,哪儿都能买到,价格不便宜。倒是哈萨克斯坦入境的人们大包小包的,跟在秀水街看到的情景一样。

烟是真便宜,大中华150一条,包装很不一样,应该是外销烟。一人只许带三条。酒准备去满洲里再买,所以没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园区里净是哈萨克斯坦的车,我们的车只能停在园区以外。

估计哈萨克斯坦的车便宜,净是好车,而且改装也便宜,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七人座也要升高底盘吗,改装费很便宜吧,随便该着玩儿,关键是人家没有验车这码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园区很大,有时间的溜达,没时间的可以座公交车,两块钱一位,或者座电瓶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象征性的国门,国门的这边是哈萨克斯坦的地界儿,但是都租给中国人开商店了。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的经商能力如洪水滔滔。

下面说说我最得意的作品,霍尔果斯新国门延时视频,是怎么诞生的。

刚才上传了10秒的片段,但是在审核中。不等了,放几帧在这里示意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8月28日到的霍尔果斯老国门,一看傻了眼,老国门前遍布鹿柴、隔离栏,路灯、监视器林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边检站,一如既往的被拒后,我在门口拦住了一辆挂武警拍照的车,拿出我的拍摄计划,说明我的来意,车内的军官答应帮我联系。俄顷,一位姓周的年轻干事接待了我,看了我拍的红其拉甫和吐尔尕特延时,和颜悦色的建议我去新国门,因为那里刚建好还没有启用,故而无人把守。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驱车来到了4公里外的新国门。这是一片开发区,沿途是高速路连接着市区。道路很宽,路灯很漂亮,很新颖。新国门好大好壮观。

我仔细设计了拍摄方案,一看天色已晚,为了不耽误第二天拍日出,我索性就睡在广场的车里。

天黑了,只有国门的装饰灯和巡逻警车车顶的警灯在夜空中发着悠悠的蓝光。车里一夜倒也睡得踏实。

第二天的拍摄不成功。因为没用移轴,而且每帧的间隔大了一些。这么漂亮雄伟的国门,需要精雕细刻才行。

为了养精蓄锐,当天下午转了一趟中哈边境合作中心后,开车去一个叫六十七团的镇上住宿。

第三天一早,天还没亮便赶回新国门。有了前天的拍摄经验,调整方案,改为每向前挪动一块地砖拍摄一帧。后来整理素材时发现共拍的503张,也就是说我当时向前挪动了503块地砖和阶梯,而且每拍一帧时都要微调焦点、移轴。焦点始终在国徽上;移轴要保持建筑物垂直于地面,避免出现金字塔畸变;当日头升高光线充足时,还要隔几十张降半档光圈,保证曝光一致。

阳光从背后一直晒到头顶,水喝光了三瓶,三脚架重复着拿起、放下、对齐砖缝,放大液晶屏看焦点,再看垂直线。一开始不觉得多累,因为脑子里已经有了成片儿的画面,还是很兴奋的。但是,尤其到接近完成时,看到眼前还要数不清的地砖时,人就崩溃了。将近7个小时,503次搬动三脚架,已经腰酸背痛了,但是那个构想中的画面鼓励着我直到最后一个镜头。

那天的光线和云朵都非常给力,是上苍又一次眷顾了我。因为我在霍尔果斯的这两天,天气预报都是阴有雨。

我又一次感到了坚持就是胜利的喜悦。

心满意足地离开霍尔果斯这个福地,当天下午就到了都拉塔口岸,遇到了热心帮助我的边检指战员们,从此我的拍摄之路越走越顺了。

下期更新:都拉塔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