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时候,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在泰达论坛上表示:“未来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将会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多项数据表明中国品牌正发展得如火如荼。近日,吉利汽车公布了8月份汽车销量。据悉,该公司8月销量达125522台,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4.36%;前8月累计销量达1012429台,同比大增41%。同时,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达到35.2%,再创历史新高。

泼向中国品牌的“一盆冷水”

在吉利销量再破百万,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屡创新高之际,徐长明的判断无异于给中国品牌泼了“一盆冷水”。

SUV增速下降是导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下降的直接原因。徐长明指出:“从市场走势看,最近两年SUV与轿车正走向平衡的比例关系。今年上半年SUV销量逐步下降,轿车稳步增长,意味着轿车或将成为未来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产品。从竞争强度看,由于SUV销量增长难度比较大,所以厂家新增的SUV车型,对于SUV总量贡献作用不大。从需求变化看,过去消费需求强烈加上供给旺盛,两个因素促进SUV销量上涨。未来,消费者需求的偏好将决定轿车或SUV的增长速度。”可见,对于多数依靠SUV发展的中国品牌来讲,认清形势变化对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下降,还缘于部分弱势品牌将被淘汰。徐长明表示:“中国品牌目前已经出现分化,未来分化将加剧。首先,需求减速加上消费升级,导致在低端市场谋生的部分品牌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其次,消费群体年轻化。未来,无法满足‘90后’‘00后’消费需求的品牌将被年轻消费者抛弃。再次,本土车企大集团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将会加大中国品牌内部分化。此外,造车‘新势力’如果没有‘跑马拉松’的耐心,不懂得尊重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而采用互联网迭代思维做企业,十个有九个会失败。”

尽管本土汽车产品销量逐年上涨,但中国品牌大而不强的局面尚未发生质的改观。尤其在“淘汰赛”日趋激烈的当口,强势洋品牌已经发动猛攻,市场份额争夺战打得不可开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抗衡洋品牌?

强势洋品牌攻击力极强,中国品牌谁能与之抗衡?

尽管洋品牌整体份额下降明显,但以德系、日系为代表的强势洋品牌地位依旧稳固。徐长明表示:“从销量层面看,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销量增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竞争格局看,大众、别克、丰田、本田等品牌溢价能力较强的洋品牌市场份额非常稳定。”可见,作为洋品牌核心的德系、日系品牌未来将成为抢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有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长明的观点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同。资深专家指出:“未来中国品牌SUV或在‘淘汰赛’中缩小份额。从发展历程看,中国品牌当年在轿车领域失败的教训是前车之鉴;从竞争力看,本土车企单一品牌销量远小于合资的洋品牌,因此中国品牌占比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

车市“淘汰赛”愈发惨烈,未来哪些中国品牌有望胜出?徐长明认为:“快速、深度拥抱‘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和新零售等新变化的传统企业发展空间更大”。资深专家则明确指出:“今后,吉利、长城、上汽等规模大、成本低、单车利润较高的强势中国品牌地位将日益提高,成为抗击洋品牌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