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回顾了特朗普的青年时期,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从商经历,纵观美国历史,或许他还算不上一个成功的总统,但绝对算的上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是的,在成为总统之前,他还是一个房地产大亨,这个我们在前文中也曾经介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人,追求回报,不懈追求

俗话说“无商不奸”,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桩生意都有利益存在。商人不懈追求高额回报,为了获得这种回报他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一点,在特朗普身上十分突出。对特朗普而言,追逐回报的过程,有时候比直接享受成果更加重要。这也许解释了特朗普虽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却从不懒惰的原因。

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袭来。大地产商全都在收缩的时候,特朗普把视野投出了父亲固守的布鲁克林和皇后区之外,他的目光落在了彼时已经残破不堪的曼哈顿。在那里,1919年建成的科莫多尔酒店虽曾经辉煌,但到1976年已经欠债150万美元,周围栖息着流浪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决定要翻新这家酒店,但当他向银行借贷时,对方因他毫无酒店运营经验将之拒绝。但彼时这位27岁的年轻人并没有放弃,而是直接找到了凯越酒店集团,问他们要不要来运营新的酒店。与此同时,他通过父亲与市长的关系得到了一项史无前例的税收优惠,为期40年。

然而,这项优惠的获取并不是那么的名正言顺。为了得到优惠,他需要向政府证明自己已经买了酒店。但彼时他只与科莫多尔酒店地产的所有者达成了优先购买协议意向,然而他手上的钱并没有达到足以锁定交易的25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对媒体宣传自己已经拿到了购买权。当政府官员问他要购买协议文件时,他竟然直接寄了一份没有对方签字的优先购买协议过去。也不知道是政府官员没注意还是刻意放水,减税的相关程序却办了下来。通过这点,他成功地向凯越集团证明自己是名有能力的合伙人。有了专业的酒店运营伙伴,银行贷款也自然就下来了。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做事态度,使特朗普几乎没有谈不成的生意。不论过程多么艰辛,他只需要最后的结果——资金、合作伙伴、政府减税都到位了。原本只是地产界小咖的特朗普一炮而红。之后,特朗普大厦等项目让他火上加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人,野心勃勃

特朗普的性格有着任何美国总统都难以达到的特点:一方面非常外向,高度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是极低的亲和力,言外之意是他不够温暖、不谦逊、十分好战,野心勃勃。特朗普从小就属于那种调皮捣蛋、不服管教但却成绩优秀的“别人家孩子”。因为不服管教,特朗普13岁的时候被送进了纽约军事学院,在那里读完高中。街头小霸王特朗普在那种严苛的军人环境中更加激发他的“强硬”性格,他曾说“我希望能成为街坊四邻最强硬的那个孩子”。

对于特朗普而言,“强硬”与否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如果说他成功了,那么他的长兄弗雷迪却可以看做是强人教育的牺牲品。性格过分随和的他并不能在家族产业中引起父亲的注意,最后干脆跑去当了飞行员。然而始终得不到认可的弗雷迪并不开心,日日借酒浇愁,终于在43岁英年早逝。特朗普小时候与兄长关系要好,对于哥哥的死亡,他归结于:“弗雷迪只是不够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的“强人”教育也许能够解释他对普京的“崇拜”。也能够解释他对中东的一些理论,他曾说,萨达姆处决恐怖分子的时候绝不手软,是值得赞美的。并表示,如果像卡扎菲和萨达姆这样的中东“独裁者”仍然掌权,世界将会比现在更好。

从孩童时代到成年,特朗普的头上好像一直有一顶隐形的皇冠,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都会迅速果断的处理。雷厉风行又极其好胜的个性,让他从不低头,因为皇冠会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喜欢“赢”这个字眼。他参选时就扬言“美国需要赢家,我这一辈子都是赢家。所以总统当然要选我”。2013年特朗普与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共进午餐,他甚至指着一块特别肥嫩的鸡肉说:“看上去这一块赢了”。

好了,今天先分享到这里,关于更多有关特朗普有关的资料,网上也有很多,但可能没有北辰写的这么有条理性。如果你们喜欢的话可以帮我点下赞,方便的话也可以帮忙收藏下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