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9月25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超)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此时正值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中秋节就和团圆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个特别的月圆之夜,人们相聚相守,把酒当歌,于是就有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节庆的美好之处在于,它让人们心中多了份牵挂。此时此刻,无论你身在何方,目光始终注视的,永远是家的方向。

起源:始于唐初赏月风尚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这样记述到:“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目前较为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它既与上古时期人们的月亮崇拜有关,也和祭祀月亮女神嫦娥有关。但中秋节作为民俗节日的直接起源,还得追溯到唐朝初年的赏月风尚。

唐朝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人们的思想也空前开放自由。唐人过中秋,除了享中秋月色的明美外,还将人间的相思之情与中秋明月结合。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均以中秋赏月为乐。五代十国时期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记载: “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唯有基址而已。”

笔记小说虽非信史,但从中不难看出唐人赏月活动的盛行。而这一现象,自然引起了唐代文人雅士的注意。他们对月吟咏,留下许多千古名篇。如白居易的《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中写道:“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再如,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观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晚唐诗人殷文圭作的《八月十五夜》中开头两句:“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这其中一个“最团圆”,即指出月圆人团圆之意。

唐人过中秋,相思亦是主题。诗人看到白树栖鸦,冷霜桂花,顿觉孤寂凄冷,于是想起远方的杜郎中,心中充满无限思量。不仅如此,中秋这轮明月还引得万千百姓仰望,借月亮诉衷肠。

转折:从重赏月到贵人伦、重亲情

如果说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欢对月吟咏,遥寄相思的话,那么宋人过中秋,则增添了更多的世俗情趣。

到宋代时,中秋节已是一个盛大节日,其核心虽仍是赏月,但主要活动却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记载北宋习俗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记载南宋习俗的吴自牧《梦粱录》中,都专设“中秋”条,对这个节日做了详细的记载。

《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南宋时也是如此。吴自牧《梦粱录》说:“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唐人,宋人过中秋节还增加了拜月的习俗。中秋拜月,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宋人拜月之事虽不是世人的普遍习俗,却为明清时期中秋拜月习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中秋节习俗发生重要转型。这一时期,人们更加重视节日的娱乐性、社交性,对月亮也改为拜祭为主,欣赏为次,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而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也随之衰退。

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记》说:“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此时,中秋节已有了“团圆节”之名。直至现在,我们过的中秋节,总体上还是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延续。每年的这一天,亲人聚在一起享用月饼,以求幸福团圆。民间吃月饼通常要将月饼切成均匀的若干份,按人数平分,象征团圆。

明月:浪漫而抒情的表达

中秋夜,又大又圆的明月作为文化象征符号,被赋予了很多人文内涵。

在民众心目中,月宫是一个华丽而冷清的所在:琼楼玉宇、晶莹澄澈的宫殿里,住着捣药的玉兔、率领众仙女翩翩起舞的嫦娥。几千年来,它寄托了人们太多神奇而美丽的想象,是人们幻想着能登临一游的美好仙境。围绕它,人们创造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这些故事被讲述了上千年,经久不衰。

轻舒广袖的嫦娥形象,一直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符号。市文史研究专家何歌劲告诉我们,把月亮想象为女神嫦娥,自上古时期就已有之。在原始社会末期,月亮中的神物越来越多地跟人的形象相结合。《山海经·大荒西经》就记载了月母常羲给十二个月亮洗澡的情形:“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汉代时,月神为嫦娥的说法已经存在,同时还流传着月精为蟾蜍的说法。两种说法并行不悖,后来被糅进了同一个故事。故事中,蟾蜍被玉兔代替,成了嫦娥身边的一只宠物。从唐宋时期开始,嫦娥成为月亮最主要的人格化形象。到了近现代,嫦娥变成在月宫中过着清冷生活的美丽寂寞女性的形象。尽管其形象的情感色调偏于忧郁,但不难掩盖她身上流露出的那股浪漫而抒情的美感。

月亮的另一个象征物是桂树。在古人眼中,桂树是一种形象美好、寓意吉祥、带有神灵性的树。明月中那团朦胧的黑影,好比是一棵树的样子。

何歌劲说,古人将月中阴影说成是桂树,跟他们对桂树的印象不无关系。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认为桂树是一种神树。桂树后来虽然基本失去了远古人心目中的神性,但其美好、吉祥的形象仍保留至今,并且有所强化。“‘桂’与‘贵’同音,桂树因此成为了‘高贵’‘富贵’的象征。”何歌劲表示。

文人对月亮寄托的情感,突出表现在大量的咏月诗词里。著名的有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湘潭:登宝塔 “烧宝塔”

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中秋节过得热闹而有特色。在湘潭,过中秋还流行着“烧宝塔”的习俗。“八月十五烧宝塔,保佑癞子生头发,头发多不多,生一后颈窝;头发少不少,生它一满脑。”孩子们一边唱着童谣,一边四处寻捡破砖瓦。

孩子们把捡来的砖头瓦片建成下大上尖、外圆内空的“宝塔”,再从附近人家要些竹木柴草和糠壳油脂作燃料烧宝塔。燃料点燃后,火从瓦片的空隙中吐射出来。至砖热瓦红,大家争相将酒盐撒于塔间,于是“哔哔叭叭”响声热烈,震彻夜空。火焰升腾,越烧越旺,直到半夜时分,圆圆的月亮悬到头顶时,“宝塔”也被烧得浑身通红。孩子们找来砖块,七手八脚“打宝塔”,边打还要边喊:“宝塔哪边倒,哪边人家好”,直到把“宝塔”打倒为止。

除了“烧宝塔”的习俗外,湘潭人在这一天还会携家带口登上位于岳塘区宝塔街道江边村的高峰塔(原名“宝塔”),登高望月,寓意吉祥、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