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上映的史诗巨片《大决战:辽沈战役》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但因为篇幅有限,如此宏大的战争叙事影片中,有些史实欲言又止,没能展开,给观众留下了一些谜团。

001 蒋介石的东北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民党的史料中,辽沈战役被称为辽沈会战或辽西会战。影片中蒋介石的战前战略部署仅仅是侧面描写,体现在何应钦与冈村宁次的会谈中。

何应钦赞同冈村关于东北国军收缩至锦州的见解,并称“冈村先生之见,正合蒋委员长的意思。”

不过,如果联系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1948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国民党军事检讨会议,上文的“东北战略”并没有以官方形式提出。

会议制定的军事原则是“东北求稳定,在华北力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则加紧进剿。”

“东北求稳定”的提法有些奇怪。

当时国民党东北“剿总”的4个兵团、55万军队龟缩在少数几个彼此孤立的大城市,即郑洞国的第一兵团在长春,且从1948年3月起就被东北野战军包围,范汉杰的第六兵团在锦州,周福成的第八兵团和廖耀湘的第九兵团在沈阳。

“稳定”的意思难道是维持现状?

当时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与蒋介石分歧严重,坚决反对将驻守沈阳的两个兵团撤至锦州。

卫立煌的消极抵抗策略显然没有出路,而此时的蒋介石也缺少战略决断。

在军队数量、后勤补给、政治环境等诸多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蒋介石仍幻想“稳定”地负隅顽抗,而不是保存实力、战略撤退至关内。

即使是负隅顽抗,也没能将优势兵力集结于锦州。只是在1948年9月12日东野南下北宁线后,蒋介石才亲赴沈阳督战,搞一搞“东西对进”的局部修补工作而已,为时已晚。

002 “东进兵团”注定过不了塔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0月10日—15日,国共双方在争夺锦州西南门户塔山的战役中,投入近20万军队,其中国民党方面的“东进兵团”11个师,约10万人,中共方面是东野4纵、11纵和两个独立师,约8万人。

电影台词中说“我们有11个师,几个打他一个”,可能是指国军对塔山主攻阵地的兵力优势,总体而言,双方军队数量对比的差距并不悬殊。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国军整团、整营地列队行进、冲击东野塔山防线,让人想起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时的阵式。

这很可能是国民党独立95师的战法。

这支被成为“赵子龙师”的强悍部队是西北军队的班底,作战勇猛,在抗战期间的对日作战中屡建功勋。

但独立95师始终没能成为国军一流主力的原因恐怕是落后的战术。在伤亡三分之二的情况下,这支部队被迫撤出战场,从此一蹶不振。

《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有一句有趣的台词。率第十七兵团参加“东进兵团”的侯镜如在攻击塔山之前对蒋介石发毒誓:“拿不下来,不劳总统制裁,我定会含恨而死。”

这个镜头成为侯镜如在该片中的唯一一次露面。他并没有“含恨而死”,而是始终敷衍了事地应付着蒋介石。

要知道,塔山之战开始后的第三天,作为“东进兵团”主力的第十七兵团才进入战场,由此也不难想象独立95师(编制不属于第十七兵团)为什么被打残。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侯镜如是中共老党员,虽然算不上间谍,与潜入国防部作战厅的中将厅长郭汝瑰有本质区别,但在辽沈战役前便已接触中共,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兵力、战法、人心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军,想突破东野的塔山防线,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

003 罗荣桓与林彪共同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中多次出现东野政委罗荣桓直接参与辽沈战役指挥、做战役部署、下达战斗命令的场景。这很可能是编剧有意增加罗帅戏份的考虑,与史实有出入。

根据相关史料,包括罗荣桓夫人写的回忆录,林彪性格孤傲,不允许东野中其他高级将领干预其军事指挥,给中央军委的电报落款虽然写的是“林罗刘”,实际上大多时候是林彪的个人决定。

政委罗荣桓审时度势,主抓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配合林彪的部署与指挥,基本上不介入军事决策。

罗政委显然是毛泽东有意安排在林彪身边的制衡力量。

从实际效果看,东野百万之众,没有罗帅统筹思想工作和后勤,部队的战斗力肯定会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罗荣桓在东野主力逼近锦州时,果断制止林彪回头打长春的决定,坚持中央军委制定的封闭蒋军的关内及海上退路的战略决策,避免了“开倒车”的危险局面。

*文中图片引自百度图片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尚德在线教育海外合作高级总监,资深自媒体人,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