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便不曾离开”——这是乌镇的金牌宣传语,也是对乌镇最好的注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古镇控的心中,都有一个乌镇梦。

或许,乌镇没有南京夫子庙的风光,没有苏州园林的气派,没有杭州西湖的绝美,却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有一份洗尽铅华的淡雅,有一股不染纤尘的灵动,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静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昔日的江南明珠经历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终于拂去了不小心蒙上的灰尘,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浮躁的当今社会,安静地绽放着动人的光彩。

正如《似水年华》中的歌词一样:“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想你的心百转千回,莫忘那天你我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镇,就像一个纯美的梦境,也是一方净土。漫步在曲折的回廊与小桥流水间,仿佛一瞬间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从前的旧时光,摇曳在水中的倒影,青砖灰瓦的建筑,玲珑精致的飞檐,优哉游哉的居民,构成了一幅生活与诗意交汇的画卷,亦真亦幻,似曾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乌镇地灵水秀,自古人才辈出,从宋朝到清朝一共出过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及第64人,另有荫功袭封者136人。

若说乌镇古代的名人,当首推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亦即赫赫有名的“昭明太子”,曾在乌镇筑馆读书多年,并主持编撰了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对古今文体做了全面的阐述、辨析和整理,使我国自先秦来文史不分现象有了明确的分界,影响力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乌镇现代的名人,茅盾绝对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子夜》、《春蚕》、《蚀》三部曲等均是不朽的文学名著。

茅盾故居为茅盾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前后楼上下各室器物按照当年格局布置一步一景,陈设简易,仅有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边上放一张小床,一座衣橱,几叠衣箱,还有一张放着文房四宝的书桌——这恰恰透出了中国文人的风骨,淡泊名利,安守清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是陋室,唯吾独馨”——看到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被茅盾的高贵品格所深深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过丽江五彩斑斓的夜景,见过香格里拉灯火璀璨的夜色,也曾迎着月色在襄阳、荆州、西安等古城中穿梭,却在江南水乡遇到最美的一隅,不艳不媚,不张不扬,一如江南女子,恬淡素雅,温婉如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火树银花的点缀,没有丽江四方街的载歌载舞,没有香格里拉藏民家访的篝火晚会,甚至没有西塘的酒吧一条街,一切熟悉的夜色都在这里销声匿影,有的只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一股洗尽铅华后的静谧,一份返璞归真的情怀,仿佛在风中轻轻摇曳的风铃,停下脚步,用心聆听,便会听到这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