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阐述“一国两制”这个伟大的政治构想时曾说过:“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那么在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曾使用过类似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使用这个政策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魏皇室是鲜卑族,他们在鼎盛时期占据着整个大西北和大部分北方地区,这当中绝大部分土地是属于中原王朝的。早先鲜卑人建立魏朝后,还依然坚持自己的风俗习惯,而鲜卑族是采用的奴隶制,把治下的百姓分配给大大小小的鲜卑族群,这些百姓就成了鲜卑贵族们的奴隶,奴隶们为鲜卑贵族们种粮、织布,生产各种生活必需品,而自己却没有任何私有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形式的制度遭到中原地区习惯了纳粮后所得全归自己所有的广大老百姓的抵制,而鲜卑族本族人口数量远远低于汉民,北魏的开创者宣武帝拓跋珪意识到这个矛盾的巨大隐患,也意识到北魏想要强大就必须学习使用中原地区更先进的制度。但鲜卑内部也还有着相当的保守阻力,于是拓跋珪没有一开始就在北魏进行全面的改革,而是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在原鲜卑族群居住的地区还是实行奴隶制,但保留原中原王朝地区的封建制。并且在中原地区全面起用汉族士绅充当地方官吏帮助北魏朝廷管理百姓。为维持汉族士绅和豪强对北魏的向心力,北魏皇族及开明贵族开始大量和关中、陇西等地方的汉族士绅、豪强联姻,而这些被鲜卑贵族选中的代理人就成了后来左右隋唐时期政治形势的关陇贵族集团。他们帮助北魏稳固统治和进行制度改革,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一国两制才开始终结,北魏皇室改汉姓、穿汉服、使用汉族礼仪和中原王朝的制度,全面取代鲜卑旧有的落后的习俗,鲜卑族也逐渐融入到华夏一族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使用一国两制的朝代是和北宋分庭抗礼的辽朝。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幅员辽阔,境内也是民族众多,特别是辽朝占据的燕云十六州有着大量汉族百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显然在生活习俗和管理制度上有着激烈的冲突,辽朝的主导者契丹人也学习汉族文化,但他们并没有像北魏那样完全汉化的想法。契丹人在草原上依然维持着自己的文化和特性,比如皇族的居住地就是流动的。但在燕云十六州等汉区采取汉官来治理,实行“蕃不治汉,汉不治蕃,蕃汉不同治”这样实际上的一国两制政策。而这个政策也保障了辽朝在本国南方地区两百多年的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魏和辽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在自身习俗和落后的制度不足以维持国家稳定和团结的情况下,都采用了类似一国两制的方式进行统治,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反观后来的元朝没有好好学习前人的先进思想,对中原地区采取奴役和压榨的方式,结果不到一百年就被赶到长城外。所以说,一国两制是一种相当符合多民族、多地区的开明国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