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的“驩头国”,很可能在南极洲。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国属于北半球国家,离南极大陆虽然没有十万八千里,却也是挺遥远的。相隔这么遥远的距离,我们的古人有去过南极大陆吗?即使距离不成为障碍的话,远古的人们,是怎么应对南极的严寒的呢?这两个问题,可能会让大家对本文产生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在《山海经》里真的有记载,虽然没有具体说明南极,但里面的记录,种种迹象直指南极的某种生物。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据《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意思就是在南边很远的荒芜处,有一种人,长着鸟的喙,还有翅膀,他们最拿手的本事就是捕食海里的鱼。他们居住的地方叫“驩头国”。鲧娶了叫做“士敬”的女子为妻,士敬生个儿子叫炎融,炎融生下了“驩头”,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吧。

看完这段原文,我们开始正式分析前面的疑问。第一个,南极洲离我们那么远,我们的古人真的到过南极洲吗?首先,《山海经》是在“大荒南经”里记载这条信息的,南极洲在我们南边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不对。其次,远古时期,大陆并不是像现在一样的“七大洲”分开的,而是一个整体。根据“板块漂移学说”,是因为地球的地壳运动,导致完整的大陆四分五裂,而且一些较小的板块离心飘走,于是便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所以,很有可能,今天的“南极洲”,在远古时离我们并不是非常遥远,甚至还有可能连在一起也说不准,于是,古人能够到达当时的“南极洲”也不足为奇了。回答了第一部分,其实第二个问题也不用多解释了,既然当时的“南极洲”,在远古时期离我们并不远,自然就不会有酷寒的气候,甚至还是热带也说不准呢。

在大致释疑“能不能到达南极”这个问题之后,我们继续分析“驩头”这个人——这里我们姑且当成是一个人理解吧,反正他们有共同的特点,这样便于描述。首先,《山海经》已经把他的历史渊源描述清楚了,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族谱”,“驩头”是鲧的孙子,这么算来,他们还是大禹的子侄辈了,这一点没有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其次,《山海经》对“驩头”的外貌做了清晰的记录:有翅膀,嘴上还有鸟儿一样的“喙”,最喜欢下海捕鱼。看到这里,诸位朋友,是不是觉得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不错,这个“驩头”,就是我们今天称呼的“企鹅”。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会问:古人那么没有只知识么,把企鹅当成人记载下来?其实,您真的错怪古人了。“人”这个汉字,字形上您仔细瞧瞧,有什么发现没有?其实就是两只脚直立行走,凡是有这种动作的都可以称之为“人”。比如今天的我们,看到四肢动物前肢腾空,只用两只后腿站立的时候,还用“人立而起”这个词来形容,这就是《山海经》把“企鹅”记录为“人”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当然,作为神话传说里的“鲧”,本身就有很多疑问;他的庶子后代是怎么变成今天的企鹅的,是否受到了其它什么“惩罚”?这更是一个谜,还有待我们今后继续考证,您对此有什么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