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红迷们有没有发现一个不易察觉却又令人细思极恐的问题:自从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黛玉进了贾家之后,整个贾家,包括宁国府、荣国府及远近旁族,就再也没有一个新生儿出生。

据我所知,全书唯一一次描写有新生儿出生,是在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里,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忙得脚不沾地,其中“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而且,生孩子的还不是贾家,而是毫不相关的镇国公,还是一笔带过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贾家虽然是侯门公府,富贵热闹,其实是在衰败着。作者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凉之气,只是贾家人没有察觉,读者没有察觉而已。鲁迅就曾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察觉到这一点的,只有贾宝玉一人,所以他总是说些怪话,什么死啊,化作灰啊,姐妹们还说他是呆子。

其实,在第二回林黛玉第一次出场就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黛玉

林家人丁不旺,唯一的儿子还早死,只剩下林黛玉。不幸的是,转年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就死了,第十四回林如海也“捐馆扬州城”,林黛玉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小说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的调子,以后出场的人物都是命运悲催的。

甄士隐的女儿英莲,三岁就被拐卖,甄家也着了火,家产烧光。秦可卿是是孤儿,被秦业从育婴堂里抱回来的,后来又悬梁自尽。秦钟和宝玉没有交往几回,便夭逝黄泉路。李纫年纪轻轻就死了老公,守寡一生。薛宝钗的父亲也是早死,迎春退给孙绍祖没多久就死了,元春当了娘娘,最后也是死在宫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春

与贾家相关的人都是陆续亡故,却没有一个新生儿降生,给人带来希望。为什么只有死没有生?为什么小说毫无生机,充满着末世衰亡的基调?因为这部小说,根本不是写什么爱情故事、家族兴衰,而是写着明朝灭亡的历史!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小学生都知道是曹雪芹,几代红学家们还费尽心力,考证出了曹雪芹的身世,与清朝做过江宁织造的曹家的关系,晚年在北京郊外的穷困潦倒的生活,甚至连居所都找出来了,还在上面建立了一个曹雪芹纪念馆。

红学家们的一番苦心,真是令人佩服。可是,红楼梦的作者真是曹雪芹吗?红学家们为何不仔细想想,清代文字狱那么严酷,红楼梦中那么折忌讳,作者居然敢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他不怕抄家吗?而且,书中所提到的作者,不只曹雪芹一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第一回就交待: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空空道人,有吴玉峰,有东鲁孔梅溪,还有曹雪芹,曹雪芹只是其中之一。红学家们为什么只在他一人身上下工夫,不去考证考证吴玉峰、孔梅溪和空空道人呢?

可见,将红楼梦的作者定为曹雪芹,只是红学家们的一厢情愿。他们不愿意承认,红楼梦这部小说是影射历史,是为悼明亡而作,只愿相信它是一部言情世情小说,所以才揪着曹雪芹一人不放,而不理会吴玉峰、孙梅溪,其实是明末清初人吴梅村的化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梅村

一提到《红楼梦》,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凄美爱情故事。《红楼梦》只是写宝、钗、黛的爱情纠葛吗?只是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吗?我们仔细分析书中的人名、地名,还有诗词背后的深刻含义,就会发现真正作者吴梅村的苦心,红楼梦不仅仅是在写爱情,更是一部明亡清兴、华夏文化断层的、充满血泪的“家亡血史”。

吴伟业,号梅村,他是崇祯四年进士,崇祯十年被任命为东宫讲读。崇祯十一年,皇太子出阁,吴伟业就讲于文华殿,崇祯帝在场,亲自垂问《尚书》大义,讲毕,获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清朝顺治十年,吴伟业被迫赴京出仕,三年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长达十六年直至去世。

这段隐居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写出《石头记》初本。吴伟业屈节仕清,一直是他“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无材可去补苍天的,并不是顽石,而是吴梅村自己,他受崇祯皇帝厚恩,却不能图报,眼看着大明灭亡,还做了清朝的官。

而黛玉转世为人,是为了给神瑛侍者还泪,其实是吴梅村在为大明、为崇祯皇帝还泪。为什么叫绛珠仙子,绛,红色,珠,泪珠,绛珠就是红色的泪珠,也就是吴梅村的血泪啊。还有林黛玉的“葬花吟”,其实就是“葬华”,是埋葬华夏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贾家荣禧堂上的那副对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日月,即是明,小说昭示的就是大明的亡国史,“穆莳拜”即是末世败的谐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种种,书中的暗喻还有很多。脂砚斋曾有一首批语诗,可以作为吴梅村苦心的总结: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字字看来皆是血,不正是因为明朝灭亡的那一段末世之血泪史吗?灭亡便是是充斥着生命的死亡,而没有新生命的出世。所以,自从林黛玉进了贾府之后,贾家再也没有新生儿的诞生,没有新生命,便是没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