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这个伟大时代,城镇化趋势恰似浩荡春风,势不可挡”,这是碧桂园2017年报中的感慨。

碧桂园崛起的路径,就在三四线城市,这是尽人皆知的“公开秘密”,与恒大一样,在小城市拿地逐步扩张,动辄几亿平米的土地储备,造就了两个房地产行业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了碧桂园和恒大的成功后,如今,更多的大房企正在向小县城加速下沉。

2017年,50家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面积同比增长145%。2018前三季度,保利、中梁、雅居乐、富力、龙湖等实力房企,正在加快自己的拿地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赶上碧桂园的好时光,进军小县城的房企越多,问题就凸显的越严重。我们无意讨论房企的竞争格局,只是担忧一点:在这种形势下,三四线购房者所面临的,是房价与配套的双重打击。

房价这一块自不必多说,某券商地产团队测算,三线百城均价2015年底还在6000多元,2017年底就高达8335元每平,截止2018上半年,这个数据已经逼近至9000元,房价上涨的时间点,恰巧与房企加速下沉三四线的节点相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中部某人口大省为例,其省会城市三环至绕城的均价维持在1.2万元左右,周边地市均价已经高达9000多元,距省会20公里开外的六线县城,多个楼盘标出1.1万元以上的均价。

对当地购房者来说,房价虽然媲美省会,但配套却远远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遍地都是高大上的售楼部,各种温泉入户、园林绿化、高端人群的概念层出不穷,但现实中配套仍然是村镇级别的设施,不提学校、医院、路网等硬性条件,哪怕是双气、小区规划、商超与物业等条件,都与预想中的相去甚远。

某知名开发商动辄就要建万人以上的小区,各种特色小镇、旅游小镇层出不穷,后来者们进入到小城市,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拿到地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城郊出来了一堆地王,高楼一栋栋的建起来,没有人气,没有商业,有的只是空中楼阁的概念。

表面上看到处都在大搞基建,炒房客们收获了房产不断增值带来的暴利,开发商快速拿到了回款,他们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在下个城市高周转,留下来的却只是密密麻麻的小区,和不成熟的配套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房企进军县城,对小城市究竟带来了什么?

如果只是在三四线赚得盆满钵满,财务报表一个比一个漂亮,那未来又能靠谁来接盘?标准化流程让开发商得以快速的推进项目,项目的品质又该如何保证?

这是三四线城市除了房价之外,摆在购房者面前的当务之急,环境和设施的配套只是其次,让房企静下心来做产品,安安心心的做项目,才是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