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乱世出英雄,饱受世人纷争的吴起,便从战国这纷乱的年代中走出......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人,兵家代表人物。吴起出身豪门,素有功名之志,并为此倾家荡产,无果。乡人无大志,讥笑于他,以为乐。吴起青年男儿,气愤不过,怒杀讥笑于他的三十多人。临逃走亦不忘功名,对其母誓曰:“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吴母叹其子功利性太重,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忍痛让吴起在自己的泪眼中逐渐远去。此时的吴母并没有想到,这一眼竟是最后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起逃后,投于孔门曾申门下学习儒术。当吴母去世后,并未回家奔丧守孝。曾申儒门大才,容不得此等不孝之徒,与吴起断绝师生关系。然吴起心有大志,遂弃儒学兵,开启了独属于他的辉煌而又凄凉的一生。 前412年,齐大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危矣,鲁穆公欲起用吴起,却迟迟未下决定。何也?吴起其妻为齐国人氏,穆公心疑。功成名就的执念已将吴起侵染成疯魔,当他知晓原由之后,马不停蹄地向家中赶去。知夫者莫若妻,吴起的妻子早已在家中静候丈夫的到来了,尽管她知道这一次丈夫归来带来的不是喜悦,她仍静静地等候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房门被推开的那一刻,当死神开始倒数的时刻,她反而抛却了恐惧,如一潭死水般平静。透过自己丈夫通红的双目,她仿佛看到了他战场上无敌的英姿。曾经相濡以沫的两人,如今唯有一人带着染血的长衫中房中走出。世人说他偏激,说他冷漠,他毫不理会。他如愿披上了战甲,在战国中掀起第一次属于自己的波涛。此刻,大败齐军的威风与功劳,似乎将杀妻求将的恶名也掩盖了。然而,鲁国作为周礼盛行之地,又怎会有吴起这等不孝不义之人的立足之地呢?最终,吴起裹挟着他的功勋与骂名,来到了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魏国国君是雄才大略的魏文侯,颇具识人之能。他一眼便看出吴起具有非凡的才能,直接任用吴起为主将,还让他担任太守一职。吴起追求功名多年,终于遇到明君,展现出自己卓越的军事能力。在此期间,战国时期最精锐的步兵——魏武卒应运而生,成为吴起的王牌。吴起冷漠,但爱兵如子。“为将时,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期间有一则吴起舐痣的故使广为流传。士兵有病疽者,吴起为吮之。士兵母亲听说后哭了。人曰:“你的儿子有病疽,而将军亲自吮其疽,为什么哭呢?”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死战,遂死于战争。吴将军现在又吮其子,妾不知他会死在哪里。所以才哭泣啊。”吴起统兵如此,所以每战必胜,一时风头无两。占领强秦河西之地,压制秦国数百年。可悲的是,魏文侯去世之后继任的魏武侯并不重视吴起。吴起心有不甘,被逼另谋高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吴起走后,魏国争霸之势衰落,河西之地被夺回,魏武卒于马陵之战全军覆没。若是魏文侯多活几年,战国谁为霸主也未可知啊。楚国是吴起最后一站。追求功名一生,可至今功名未得。于是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急不可耐地开始了改革。史称“吴起变法”,此次变法,使吴起与商鞅,申不害齐名。历史悲剧总是惊人的相似,楚悼王也在几年后离世了。利益被触犯的贵族们想要将吴起乱箭射杀,吴起仓皇逃至楚悼王的尸体旁,祈求躲过一劫,但疯狂的贵族还是将他射死了,和他一生中最后一个伯乐死在一起。一生为名,终不得名。哀莫大于心死,吴起之死,死于万箭穿心,但心中的苦痛比万箭穿心要惨烈的多。为了功名,吴起抛弃了太多,却仿佛什么也没有得到...... 吴起,文比商鞅,武堪白起。一生无一败绩,却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