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骏

迄今为止,在周骏的带领下,中交天和先后研发出“天和号”、“天和一号”盾构机,打破了国外同类盾构机的极限纪录,结束了大型和超大型盾构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并出口到多个国家,书写了国产盾构机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和一号盾构机

做代理的悲伤:永远也买不到核心技术

1985年大学毕业的周俊,进入中国交建工作,一直到2001 年,才开始代理销售盾构机等国外装备,和盾构机有了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盾构机工作动画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可接触到盾构机后,周俊心里却越来越不好受。在当时,作为开凿隧道的专用机械设备,超大直径盾构机的国际市场被欧美及日本品牌垄断。对中国顾客,外国产商往往随意提价,售后人员简直就像“大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做代理,永远也买不到核心技术,一定要走自主研发之路,把盾构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周俊下了决心。

一台盾构机国外要价7亿元:买不起我们自己造

2010年,中国交建决定正式攻关大型盾构机。2010年4月,中交天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正式在常熟注册成立,周骏受命担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在工厂厂房还没搭好时,周骏就接到了一个超级任务:制造两台超大型盾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公司接手的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工程需要两台超大型盾构机,可国外厂商却开出了7亿元一台的天价,且制造周期远超工程预期。“就是累死,也要造出中国自己的超大型盾构机。”当时由于优先建设车间,没有食堂,醉心工作的周俊和员工们连吃了几个月外卖,直吃得恶心反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个月,420个日日夜夜,6700多张设计图纸,10万多个大小零部件,最后汇成了刀盘直径达14.93米的中国首台泥水气压平衡复合式盾构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复合式盾构机之一。下线之日,周骏喜极而泣,亲自命名它为“天和号”。

2011年12月,足有5层楼高、长达130米、重达4800吨的“天和号”交付使用;2012年4月,“天和号”的“孪生兄弟”“天和一号”交付使用。这两台盾构机的成功研发,共为国家节约支出近8亿元。两台超大型盾构机就像两条游龙,在长江底下披荆斩棘,隆隆前行。

助力“一带一路” 盾构机走出国门做“国家名片”

与此同时,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的盾构机开始走出国门。2015年,中国交建中标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面对全新的海底地质情况,周骏带领研发团队首创了多项创新技术,建成了刀盘直径12.12米、总长94米、重2200余吨的超大型盾构机。这也是国产超大型盾构机第一次闯进西方盾构机厂商垄断的国际工程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刀盘在孟加拉准备下井

2018年3月13日,在“巨龙”下线仪式上,孟加拉国大桥局总工程师激动地说,“修建隧道是孟加拉国人民多年的梦想,谢谢你们!”

与此同时,周骏还带领团队为雅万高铁1号隧道量身定制了一台刀盘直径达13.19米,长101米,重大2600吨的超大型盾构机。在海外高铁工程中使用国产超大型盾构机,这对中国来说又是第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间里,等待交付雅万的盾构机零部件

2018年9月29日,这台用于雅万高铁的盾构机在中交天和总装车间正式下线,交付使用后,将成为亚洲铁路建设中最大的盾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掘进长江时,天和号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还只有50%,而这台出口盾构机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5%。

唯一爱好是旅游 上一次出行已是10年前

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中周骏也心细如发。员工口渴了,周骏会提醒准备润口茶水;朋友深夜滞留机场,哪怕刚加班一天,周骏仍会驱车上百公里接送;同事生病了,周骏会第一时间帮忙寻找最好的医院和医生……

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高的强度下工作的周骏却没有什么爱好。对此,周骏有些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爱好。喜欢出去旅游吧,看看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周骏上一次出去游玩,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自从2008年转了一次黄山,十年间,周骏早出晚归,彻底和旅游绝了缘。但是,在周骏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以中交天和为代表的中国盾构机企业成了外国同行必须重视的对手,也成了他们值得尊重的合作伙伴,中国的超大型盾构机已经成了新的“国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