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相关媒体报道,我国两大外卖平台正悄悄上涨抽成,其中饿了么佣金接近26%,美团最高也上调至22%。

自2017年8月,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之后,我国的外卖市场便呈现“两极争霸”的局势。美团与饿了么两家独大的市场境况,也决定了外卖市场的主要话语权被牢牢地握在这两大市场主体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卖平台,这一典型的O2O营销模式成为广受欢迎的交易方式。商家借助平台将线下店铺搬到线上,然后由用户直接在线上店铺进行点餐。

外卖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从商家盈利中进行抽成,以形成平台本身的盈利。按照抽成20%的比例来算,就业意味着商家每盈利10元,需返给外卖平台2元。

当外卖行业刚兴起的时候,由于平台之间的激烈竞争产生的对商家的需求,使得这一抽成过程中,往往平台占下风而给商家以更多的优惠,从而吸引更多商家入驻。

而当如今饿了么和美团江山各一半的局势形成之时,竞争少了,市场的风向自然便由商家主导转为平台主导。

面对如此抽成压力,作为商家,自然要考量更多自身的利益,而若是既想在外卖平台继续享有便利,又想盈利的话,便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来减轻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提高价格。

将抽成带来的影响转嫁给消费者,对相关销售单品或是包装费进行加价,减少优惠措施,从而维持商家的利益。这是大多数商家的首要做法,即通过尽可能高额的利润在弥补成本的提高。

于是当我们点开美团时便看到,原本熟悉的店,熟悉的套餐,价格却不那么熟悉,而上调的免配送额度与强制要求的包装费用,也让这些店家变得看上去颇为“物是人非”。

第二减少数量。

如果说提价太过于直观地伤害和消费者之间的感情,那么最神不知鬼不觉的莫过于将原有食物的数量打点折。该装一杯的奶茶只装一半,原本满满当当的食盒也面临“缩水”。

这种方法既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提高价格而带来的被抽成数额的增多,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商家减轻了成本的压力,而却使消费者一头雾水,只能在评论区吐槽泄愤。

无论哪种,虽然都是商家为保持盈利而使用的合理方法,然而合理不合情。

小商贩或是大企业,为商者,信为先。为了利益而降低运营过程中对消费者该有的信用,带来的也必然是嘘声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商家选择独立经营,推出外卖平台,自己运营。换言之,即回到那个电话订餐的时代。

而面对高峰期的营业需求,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与打造品牌广告的费用,是否能收回本,对于诸多店家而言,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采取独立开设APP供用户线上点餐,又会造成消费者手机空间的饱和与疲软,反而不利于其进一步开疆拓土。

随着目前外卖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完善,外卖平台自身的抽成上涨俨然是不可逆的局势,而对于这一块大饼,更是没有哪端肯放手片刻。

然而作为挣扎于其中的商家,倒不妨试着择另外之路径。

消费水准的不断升级已然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必然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不止满足于食物亦或其他购买产品的质量。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接受更高额的费用,但无法接受支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所以面对这样的局势,商家更应该做的不止是百般计算收益的最大化。

逆向思考,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让原本单调的餐点有自己独到的吸引力。

可以是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有自己品牌特色的设计包装,口味的不断优化,亦或是种类的多样。

这些不是在给成本加价,而是在给经营者的用心程度负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卖市场向来是由外卖平台与商家共同维系的,平台与商家实质上始终是鱼和水的关系,脱离了商家的平台只能融资另谋发展,而脱离了平台的商家面对数字化的社会又举步维艰。

二者始终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对手。与其“竭泽而渔”,不如“授人以渔”,实现平台与商家双向联动的共同发展之趋势。

外卖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随着消费者要求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对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商家所提供的食品的品质,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已经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首要的思考对象。

而面对这样的消费者的“觉醒”,更是意味着二者之间只有形成良性互动,才不会被“一波带走”。

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也许对于外卖平台而言是又一挑战,但借着这个挑战提升其技术手段,进而促进配送效率的提升,未尝不是将挑战化为机遇,进而实现与市场的共赢。

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商家品牌意识的觉醒,外卖行业的“双寡”局面也许会随着更强有力的竞争者的涌入而被打破,进而给市场提供更为新鲜的血液。

市场的运营理应有这样的居安思危。

往期精彩回顾:

日本再添丑闻!对政府的信任力就是这样丧失的

过年新方向!这个春节,你其实可以不回家

疫苗问题再现,请整治!请严查!别让“未来”没有未来

见异思迁!万达开年放狠话,2019年剥离所有房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