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长城是中国现存的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部分地方的长城已超过2000年的历史;同时,长城也是举世公认的建筑杰作和优质文化景观,在国际 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日,中国出台《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明确了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相关工作原则、目标、内容及管理要求。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近日联合印发《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明确了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相关工作原则、目标、内容及管理要求。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 刘玉珠24日表示,该规划为建立长城保护传承利用长效工作机制,督促各省(区、市)将长城保护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提供了重要遵循。刘玉珠说:“第一,规划阐释了长城价值和长城精神,强调了长城文化景观的特性,提出规划的核心是长城价值的保护展示,规划目标是长城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 的传承弘扬。第二,规划明确了长城保护的重点是秦汉长城和明长城。其中,部分明长城作为‘长城抗战’的物质见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规划提出了长城 重要点段的遴选标准,提出开展长城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大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等工作设想。”

近年来,辽宁锥子山长城、山西明长城“月亮门”等遗址存在过度修复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宋新潮表示,《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 出了原址保护、原状保护的总体策略。对于绝大多数长城点段,重点做好日常养护、局部抢险和标识说明。对于价值突出的点段,在开展考古研究的基础上,按照 最低程度干预和真实性原则,实施局部修缮加固,设置展示服务设施,展示长城文化景观。宋新潮说:“一个角度上来讲是我们如何坚持它的价值优先,既有长城总体价值的概念,也有每一段、每一个点的具体价值在哪里。二是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而不是过 多地去干预它,尽可能按原状保护。三是要因地制宜,有砖石长城,有土长城,还有建筑形态(保存较好)的,这个要进行分类,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它本身 的材质进行这个(修复)。四是研究要跟得上,需要再加大培训。”

由于长城的分布范围广,保存的环境特别复杂,而且多数位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单靠文物部门的力量是无法有效解决长城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鉴于 此,《规划》也提出,要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规划强调在落实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各地探索设立长城保护员公益岗位,鼓励志愿者、社会团体参与长城公益服务 ,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不断拓宽经费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经过统计,目前中国已有长城保护员超过3千人,各省长城基本实现了保护员全覆盖。此外,国家文物局近年拨专款为长城保护员提供巡查设备和标识等,还 启用了无人机侦查等高科技手段对长城的各个部分进行测绘,获得精确的数据,这些数据现在已经被应用到长城的修复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