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文图

除夕夜,和父母、孩子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有些人注定做不到。他们是福利院里的养员,由于自身遭受的不幸,身旁早已见不到带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

大年三十,河南商报记者在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看到,这里的年夜饭同样欢声笑语,这里家的味道更浓重。

这,离不开护理员的坚守,更离不开他们用几十年青春换回的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过年了,他们翘首以盼】

早在几天前,郑州便慢慢安静下来。大年三十下午的郑州市社会福利院院内,同样如此。

不过,当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过年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我来到的是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的佑康部,这里住着百十号18岁至55岁的男养员,此时的他们,正围坐在一起,周围的墙上,喜庆的福字、灯笼随处可见。

郑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张春萍带领员工将水果和糖发放给大家后,他们开心地像个孩子。"今天要过年了,过年要吃饺子,要领红包!"虽然口齿不清,但他们知道当天是什么节日。

在现场,有个头发已发白的男子,每走到一处,便能听到养员叫他"王叔来了""王叔好"。他是佑康部部长王金岭,在福利院已经干了33年,大年三十,他同样在工作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这跟到家是一样的"】

好不容易休息一会,王金岭又和院领导来到办公室,准备着明天给养员发放的红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金岭说,别看这些养员心理和智力上有残疾,但他们对过年的期盼不比正常的孩子少。"吃饺子、领红包,一个也不能少。"为此,王金岭和同事们几天前就开始准备,除夕夜,不仅有热腾腾的饺子,更有丰盛的年夜饭,红包里的压岁钱也是崭新的纸币。

"到这就跟到家是一样的。"王金岭也有家人,但每年过春节,他都要来到福利院的这个家。"在家里,老婆孩子还不一定给你说声‘新年快乐’呢,在这(福利院)更热闹,很多人见我都会说‘王叔好’‘王叔新年快乐’。"王金岭打趣道。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福利院的养员更需要过春节,更需要吃团圆饭,更需要有个家。他们的身心曾遭受不幸,他们需要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中,找到家的感觉,家的温暖。

对了,这个家叫做"郑家大院"。一位养员告诉我,这里的兄弟姐妹,取名时多姓"郑",久而久之,大家都叫它"郑家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照顾了二十多年 想叫他一声爸爸】

"他们付出了很多,他们是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几天前,刚从外面回到"郑家大院"的郑明辉告诉我。郑明辉双眼失明,两三岁时便被遗弃,多年前学会了按摩的手艺,在郑州一家按摩店打工,"真的很感谢他们,他们默默地付出了很多。"

在郑明辉看来,包括王金岭在内的众多护理员,干的都是"舍小家顾大家"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6点半,年夜饭开桌了。一桌六凉六热的配置,还有必不可少的饺子,食堂大厅内,年味更浓了。

此时,60岁的养员赵玉奇拿出手机,对着满桌的年夜饭拍个不停,他正准备将这种团圆的氛围渲染到朋友圈,"家里有儿女的,恐怕也不会像我们这么热闹。"

郑明辉也来吃年夜饭了,但他有点心不在焉。不久,他就托人找到我,将我单独喊到了一边。

"我们养员之间也有人称王叔为‘王爹’,但我总不好意思喊出口。"郑明辉说,他希望通过我,通过媒体,向王金岭叫一声"爸爸","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照顾,就跟家里的父母是一样的。"

在这里,我发现,其实亲情早已产生,家就在身边。(编辑 华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