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的中国便已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昌盛的大国,宋朝时中国境内人口已突破一亿大关,清乾隆末年人口已突破三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都深受古代中国的影响。
今天野史君要介绍的便是这样一位华裔,他祖籍广东潮州,自幼长于今泰国境内。在他的率领下,分裂的泰国重归统一,并受众人拥戴成为新的国王,被泰国视为泰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五大帝之一。此人便是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祖籍广东潮州的华裔郑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不可思议的是,如今的泰国王室虽然与郑信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他们却都有一个郑姓的中文名字
郑信,1734年出生于泰国境内,父亲郑镛是清朝时期广东潮州府澄海县华富村人。郑墉在青年是背井离乡在泰国定居,娶泰女洛央为妻,不久生下郑信,因此,郑信严格来说是一名中泰混血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混血的孩子智商高,不知是否是混血的缘故,郑信自小聪明好学,熟知泰语、汉语、越语,此外,他对泰文、巴利文、中文、缅文、印度文有多有研究
聪明的大脑并不能保障成功,在成功的路上更少不了贵人相助。郑信的贵人是当朝大臣拍耶节悉,郑信幼年丧服,被拍耶节悉收为义子,并获得了悉心的栽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信21岁是第二次剃度为僧,还俗后在义父的举荐下进入宫廷成为一名御前侍卫。郑信入仕以后得到泰王的信任,后来得封“披耶”的爵位,并且任命他为达城的长官,因此郑信又被称为“披耶信”和“达信”。
后来,老王去世,郑信被召回都城,新王任命其为甘烹碧城城主,就在他准备赴任前夕,缅甸对泰国发起进攻,郑信负责守卫都城。
公元1766年1月,郑信见缅甸军势大,突围而出,在东南沿海一带建立根据地,并在华人和当地人的支持下对缅甸军发起了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缅甸军攻陷暹罗以后,将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都付之一炬,公元1767年12月28日,34岁的郑信自立为王,被称为“郑昭”,“昭”在泰语中便是王的意思。
郑信一面抵抗缅甸的入侵,一面进行国内的统一战争,到公元1770年,郑信基本上实现了泰国的统一。
郑信在位期间不但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还一度对外扩张,他一方面继续打击缅甸,另一方面则开始向周朝地区扩张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信的吞武里王朝在巅峰时期领土囊括今老挝、越南、缅甸境内多处城池。
郑信自立以后曾多次遣使来到清朝,希望能够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认可。可是在乾隆皇帝看来,郑信就是一个乱臣贼子,根本不愿承认他的地位。
不过,郑信并为因此气馁,仍然遣使来向乾隆皇帝表示臣服。当时的清王朝也与缅甸发生了战争,郑信便不断的将缅甸的俘虏献给乾隆,此外还送去了大量的贡品。
在郑信满满的诚意之下,乾隆最终承认了郑信的国王身份,并对其进行了册封。对此,郑信很高兴,可是没过多久,吞武里王朝发生政变,郑信被手下大将昭披耶却克里所杀,并自立为帝,这就是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
拉玛一世继位后也向清王朝表示臣服,为了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他谎称自己是郑信之子,如今郑信死了,自己请求继承王位。乾隆皇帝不知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最终竟答应了。
拉玛一世建立的王朝一直延续至今,由于继位的时候自己撒了个慌,说是郑信之子,所以此后历代泰国王室都要取一个郑姓的中文名字掩人耳目,清朝灭亡之后这个传统也被延续下来。
现任泰王拉玛十世的中文名叫做郑冕,于2016年即位。他的上一任,拉玛九世中文名叫做郑固。
郑信虽然被泰国国王拉玛一世所杀,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泰国的地位。泰国政府将郑信称王的12月28日定为“郑皇节”
1985年,在郑信的家乡广东潮州澄海县建起了一座郑信的衣冠冢,1998年,泰国王室诗琳通公主曾来此拜谒,并将一顶绢制王冠送给当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