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电影反复出现,有四五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起。拉近观众距离,理解道具用途。

第二次:承。缓解紧张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次:转。体现物是人非,呼应主角成长。

第四次:合。结束冒险经历,踏上崭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提醒出现在刘启拿着韩朵朵从姥爷那里偷走的车卡第一次启动运载车时。

第一次提醒的作用主要是帮助观众理解运载车这一核心道具。主人公刘启即将开着运载车踏上拯救地球的任务,

而观众却对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一无所知。因“运载车”这一重要道具贯穿电影始终,而观众在第一次看到这个交通工具时,并没有什么概念。为了使观众能够理解“运载车”,它的用途、驾驶方式等都需要随着剧情的展开逐步向观众交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启拿着车卡启动运载车时,第一次响起的“韩子昂 高级驾驶员 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使“运载车”这个新事物与观众瞬间拉近了距离。这一机械的女声符合观众对于此类口号式提醒的认知,让观众觉得即使是2075年的交通工具仍可以用21世纪初期的交通工具的操作方式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醒同时还传递出一些信息,比如运载车的驾驶是需要有一定门槛的,韩子昂有多年驾驶运载车的经验,同时,运载车是能与车卡建立联系的,为后来的刘培强与运载车联系的剧情提供了铺垫。

第二次提醒出现在韩子昂开着运载车带领大家躲避乱石坠落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提醒的作用主要是缓解观众在躲避乱石这一段情节的紧张情绪,逃跑时的快节奏和提醒的一板一眼形成鲜明对比。韩子昂插入车卡准备驾驶运载车快速逃离危险区域时,观众和韩子昂的心态是一样着急的,而此时安全提醒还是不紧不慢的,对比十分突出,影片中韩子昂不禁骂了个脏字。

观众看到这时的心态应该是和韩子昂类似:“都什么时候了,还提醒呢!”。这样的安排,让逃离的这一段剧情中间稍稍有了一点缓和,更能引起观众的共情。

第三次提醒出现在韩子昂牺牲后,刘启拿着姥爷的车卡,决定前往苏拉威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