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骅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三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属海洋地质自然遗迹。

黄骅古贝壳堤有6条贝壳堤都与现代海岸线平行,代表不同时代的海岸位置。科学家根据离海远近,从西向东,依次把6道贝壳堤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贝壳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科学考证,这些古贝壳堤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可为研究古海洋变迁、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天然本底,对于进行科学研究,以及预测今后的环境变化趋势,为各级政府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除供科学研究外,它还对风暴潮造成海水内侵起到保护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古贝壳堤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中的“寿仙”麻姑,曾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万千年间的尘世变幻。神话来源于生活,退海而来的黄骅,用记录渤海变迁的古贝壳堤,印证着传说里的“沧海桑田”。

黄骅境内的六道古贝壳堤,如老树的年轮,从近百里之外由西至东沿今天的海岸线分布,绵延近百里。一道古贝壳堤,已穿越了今日繁华的黄骅新城——北起沈庄,南至东孙村后南延约1.5公里,沉睡于地下已五六千年;一道古贝壳堤,还在紧紧追随着海浪的来去,在潮涨潮落中忽隐忽现;而此时,脚下这段位于南排河镇张巨河村南的沙堤,是六道古贝壳堤中最容易被今天人们触摸到的一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洋的生命轨迹,以同样方式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南美苏里南留下了印记,与中国的渤海古贝壳堤并称“世界三大古贝壳堤”,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珍贵遗产。而黄骅古贝壳堤无论从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量,都超过北美洲、南美洲的两大古贝壳堤,尤其是张巨河与后唐村之间这段露于地表的残堤,因其更加稀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循着渤海的年轮,回到七八千年前的黄骅。当时发生的“黄骅海侵”,使海岸线从南排河一带逐渐西进,距海边50公里以外的陆地,一度成为海洋生物的家园;一两千年过去,羊二庄至李村一线,成为当时的海岸线,沿用至今的“大麻沽”“二麻沽”“三麻沽”村名,证明着这里曾有一座麻姑庙,麻姑作为保佑出海平安的海神,在这里接受世代渔民的香火供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五千年来,渤海湾西岸不断退,黄河古道也在黄骅境内数徙,以至断流。黄河将大量泥沙带入渤海,形成了淤泥质海岸,大量鱼虾贝类在淤泥里繁衍生长,在海浪作用下,贝壳冲到岸边,堆积成堤。年复一年,渤海进退与黄河改道共同作用,形成了远至六七千年、近至一千余年的一道道古贝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