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欢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欢与母亲新凤霞

1947年3月13日(距今72年),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陕甘宁边区著名的封芝琴婚姻纠纷案。由于此案于3月被编为说书词《刘巧儿团圆》和剧本《刘巧儿告状》,所以人们也称其为“刘巧儿案”。

封芝琴系陕甘宁边区华池县一位普通农民,她出生在华池县悦乐镇堡子村。4岁时她被父亲许给了姓张的人家,18岁时,父亲嫌张家穷,又许给了朱家,而后演出了一场抢亲闹剧。 岂料就是这个18岁并不识字的农村姑娘,由于从小受到华池县苏维埃政权法制普及教育的影响,已经有了婚姻自主、勇敢反对封建包办的思想。为了追求爱情,她竟然从华池县翻山越岭跑了80余里,去到庆阳城,找到政府专员马锡五拦路喊冤告状。这在当时全国农村甚至城市,都不是一般女孩敢干的事。也只有华池县能出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人物。马锡五经过调查研究,公开审理了此案,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使农村法制得以伸张。此事件轰动了整个边区,在民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由边区文艺工作者袁静等编成秦腔、眉户腔等地方戏曲上演。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还编了《刘巧儿团员》的段子在延安演出颇受欢迎。

后来让华池县封芝琴的故事演遍全国,真正在全国广大农村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就是我妈妈新凤霞。新凤霞之子吴欢回忆说,《刘巧儿》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妈新凤霞主演的一部电影。曾经轰动了整个中国,是我妈一生最辉煌的业绩,并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在法制建设方面,为推广婚姻法,提倡全国妇女解放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就。换句今天时髦的话,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几乎全国人民都是我妈新凤霞的粉丝。

解放初期全国妇女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不识字,封建意识还顽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国家印发的婚姻法小册子,广大妇女根本看不懂。 正是我妈妈演的这部电影《刘巧儿》风靡了全国,彻底从思想上解放了全国广大妇女,让她们和男人平起平坐,真正成为国家主人,也使全国的男人们接受了有胆有识,有当家作主新思想的漂亮姑娘“刘巧儿”。

刘巧儿饰演者新凤霞1952年在弟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凤霞

新凤霞

新凤霞

新凤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与新凤霞交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凤霞与义父齐白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凤霞与丈夫吴祖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凤霞的国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巧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凤霞与爱徒刘秀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8月封芝琴(右二)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