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迎来了创建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一切的开端,源于汇源果汁在2018年3月29日发布的相关公告。从这一刻开始,汇源开始了不平静的一年。

公告称汇源果汁公司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了42.75亿元的短期贷款,但按照港交所的规定,这笔贷款应在提供贷款的同时进行披露,因为数额已经超过了汇源果汁资产占比的8%,可外界一直都不知道这笔贷款的存在,这份贷款的日期是在自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但在贷款到期时汇源果汁才发布了相关的公告。也就是说,这是一笔“违规贷款”,且公告的最后,汇源果汁表示双方已经签订了书面协议终止了相关贷款,遵守上市规则的规定,并在这笔贷款中收回了1.5亿的利息,并没有损害上市公司以及股东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源果汁的这波操作看起来让人一脸问号,它这是要干什么?而且看起来汇源也是甚至港交所的交易规则的,既然瞒了为什么不一瞒到底呢?事情过去了这么久了,怎么还自发揭起了自己的老底了呢?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汇源这边已然再次“炸锅”了。2018年4月3日,汇源果汁开始停牌,2017年的业绩也将延后发布,因为贷款,所以存在潜在违约的情况,直到目前,汇源还处于停牌的状态在这一年中,外界对于汇源的关注也从未停止过。停牌之后想要复牌,汇源要面临的是港交所对复牌的附加条件,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汇源不能再2020年1月31日完成复牌,汇源的上市地位也将被取消。

评级机构对于汇源的违规行为也进行了相关的制裁措施,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汇源果汁的信用评级下调三挡至Caa1,将汇源果汁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CCC++。然而还远远不止这些,深交所也发布公告称已将汇源果汁将汇源果汁剔除港股通名单,7月12日,也就是发布公告的当天立即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汇源似乎已经有些晕头转向了,而至今我们都不太明白,它为什么选择自揭老底,难道是认为“纸终究包不住火”吗?

好不容易熬过了2018年,2019年的汇源果汁同样不太平,新的麻烦也找上了门。在债券方面,汇源果汁也接到了债券持有人发出的赎回通知,要求公司于2019年1月24日或之前按可换股债券本金额120%赎回12亿港元全部可换股债券。但显然汇源此时无力应对,于是再次违约了,除此之外,汇源果汁还有一笔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美元债券,如果再次违约很可能触发美元债的交叉违约条款。

令人瞠目的是,上述负债只是汇源负债的一小部分,汇源果汁此时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115.18亿元人民币,82.5%负债率,在同行业下已经算是“债台高筑”,更让人悲观的是,汇源果汁的业绩并不理想,尽管在数据上看营业额还有所增长,但亏损也是常事,净利润也是少的可怜。曾经的”果汁大王“,现在的市场上的地位已经是摇摇欲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抛开汇源果汁那一波令人看不懂的操作以外,为什么汇源果汁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境地呢?这与2008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收购脱不开关系。2007年,作为当年港交所最大规模IPO的汇源果汁,成功引起了可口可乐的注意。并在2008年9月高调宣布将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的所有股份,并且要求汇源果汁撤掉所有的销售渠道。然而,此次收购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但此时汇源果汁21个销售大区的销售经理基本已经离职,汇源果汁面临了人才的流失以及销售渠道的流失,从此之后元气大伤,业绩也因此受损。此后汇源果汁为扭转业绩上的问题,从人才引进和创新改革方面均作出了不少努力,但都不奏效,很多人传言,汇源果汁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现在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徒劳无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有相关人士表示,汇源果汁难以突破的原因是因为公司家族内部的管理弊病所导致的,并且朱新礼一直不肯放权,导致职业经理人无法放开手脚进行改革。而印证这一点的是近来汇源果汁的“人事地震”,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汇源果汁的三位董事扎堆离职,公司管理层基本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可见内部也是动荡不安。

距离2020年1月31日,现在时间还剩下不足一年,一旦不能满足复牌的相关条件,汇源将何去何从?退市难道就是它唯一的选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