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上海的特色饭店,欢迎大家阅读。在岳阳路上海京剧院原址的花园洋房内,深藏着一家交口赞许的淮扬风味酒家,名叫南伶酒家。虽然南伶酒家地处僻静之处,而且也从不张扬,但连远在港澳台的同胞也常来此订座,品尝,这情景令许多人都很惊奇。据说,南伶酒家刚开张之时,是由沪上闻名的淮扬菜大师莫有财主掌。他带领由儿孙们组成的“莫家军进驻南伶酒家,打出了“莫家菜”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莫家菜”,那还是20世纪40年代初,先由出身扬州名厨世家的莫有庚带到上海。因他擅长扬州菜,被中国银行聘去当厨师。莫有庚发现银行职员多喜油水不重、清清爽爽的菜,便对扬州传统的油水重,汤汁浓的“厚味菜”加以改革,减轻其厚味,减少其油腻。如“煮干丝”,原先是浓汁汤,后改为全鸡汤,油水就变淡了。在选料上莫有庚也作了改进,过去做“蜜汁火方”用的是“中方”,后来改为“上方”,精肉多,肥肉少,上海人吃了普遍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50年代初,莫有庚和他的兄弟莫有财、莫有源在江西中路宁波路口开设了“莫有财厨房”。那时,上海纺织业的工商界人士常常在此聚餐。聚餐会上所吃的菜都是莫家三兄弟的作品。后来,“莫有财厨房”专为工商界、文艺界人士举办聚餐会和宴会。从此,“莫有财厨房”和扬帮菜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莫家菜。人们评论莫家菜的特点是: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清淡适口,醇厚人味。烹饪的菜肴,浓而不腻,烂而不糊,非常可口。梅兰芳、俞振飞、周信芳等都是莫有财厨房的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十年来,莫氏兄弟制作了数量众多的各式冷盘、炒菜、大菜、甜菜、汤菜。经常制作的拿手菜也有200多种。1987年初,莫有财曾和李跃云等6位名厨到新加坡良木园大酒店表演“莫家菜”,轰动了狮城。当地电台还邀请莫有财,通过电波介绍了“莫家菜”。自莫有财主理南伶酒家后,知名人士如作家王蒙、赵丽宏、白桦、沙叶新、王小鹰、程乃珊、陆星儿,电影表演艺术家严翔、宋佳、赵静、陈奇,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杨春霞、张君秋、李长春,歌唱家王昆、张明敏,老报人冯英子,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等等,都先后光临南伶酒家,真可谓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伶酒家吸引宾客的奥秘,主要是精湛的烹技,温馨体贴的服务和适高雅的就餐环境。有行家赐告:冷菜是宴席的窗口,很昭示厨师的烹技水平,“冷菜做不好,正菜甭说了”。在南伶酒家,即使再家常、普通的酱萝卜和素火腿做冷菜,经过厨师的精心烹调,前者色如玛瑙,状似挂件,人口崩脆甘美;后者片薄如纸,色似棕褐绫缎,吃来鲜醇耐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仁鱼米松仁鱼米是一道传奇色彩浓郁的佳肴,最早创意出自身系囹圄的美食家。此公有嗑松子的嗜好,他想,平时炒肉丁以鸡鸭猎肉为主料,未免单调乏味,如改用鱼肉,并以松仁为辅,岂非相得益彰?出狱后他经人介绍,结识莫有财,吐露松仁鱼米的设想,有财如获至宝,当即试烹,果真一炮走红。亮牌供应后,点菜率直线上升终于成为淮扬菜的新品种,名声不胫而走,各大酒家纷纷仿制,于是松仁肉丁,松仁鸡丁相继出笼,甚至飘洋过海,美、英、法、德、日本等国的唐人街中餐馆、也供应莫家菜松仁鱼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菜选用果仁中的佼佼者松仁和淡水鱼中名贵的鳜鱼,鳜鱼切成绿豆般颗粒,大小匀称。烹调时严格控制火候,既要保持鱼米的鲜嫩,又要顾及松仁的酥香,而且色彩丽而不俗,晶莹洁白,珍珠般的鱼米,伴着粒粒金黄的松仁,红绿椒粒隐约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蜜汁火方火腿人馔,始于宋而盛于清。在清朝,火腿单独成菜的如“蜜火腿”,清代美食家袁枚对它有“其香隔户便至,甘鲜异常”的赞美。莫有财传承古代技艺选用3公斤左右的整只火腿入水浸渍两天,使其肉质疏松,鲜味不散,咸度降低。然后切成三大块,放入沸水锅中焯过,取出,削去表面黄色边皮和油膘,精取上腰带肥火腿一方人汤锅煮八成酥取出,除去胴骨,压平,冷却后入冰箱冷藏一小时后取出,再刮净皮上油污,剞菱花刀纹,翻面在精肉一面落刀一公分成骨牌形方块刀纹,使皮肥、精,裂而不散。然后,人鸡汤锅中煨煮,再拔咸味,使火腿咸味拔净后捞起,改放在清水锅中,加入冰糖小火煨炖,至卤汁稠浓,酥而不烂,甜而不腻,酥糯柔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酥八宝葫芦鸭香酥八宝鸭的烹制,先去骨,然后采用准扬菜“三套鸭”的技法,填充;取用上海菜八宝鸭填入虾仁、莲子、熟火腿丁、香菇丁、笋丁、猪肉丁、鸭肫丁、米仁、糯米、芡实等技法。造型:填充封口后,在中部偏上方处用线扎紧,成大小两个连接的球形,状如葫芦,也是取用上海菜葫芦鸭的烹技。蒸制和油炸:采用川菜香酥鸭的烹技。一道菜,采用三地烹技,显露三地风味。不仅外观金黄璀璨,端庄凝重,吃起来口感丰富,皮脆肉嫩,焦香飘逸,齿颊留香。
蟹粉狮子头此菜源自隋炀皇帝下扬州。在饱览石松山、金钱墩、葵花岗等名胜后,隋炀皇帝龙心大悦,回宫游兴仍浓,令御厨以这些风景制几道菜,御厨们绞尽脑汁,葵花斩肉,就是其中之一。到唐朝,郇国公韦陟宴客时也有此菜入席,不过,是用盘装着一个形似雄狮之头的大肉圆,宾客们以“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配狮子帅印”吹捧,韦陟欣然同意,遂将葵花肉改称狮子头,后来经历代厨师的不断改进,提升狮子头身价,从选料、工艺、调味中改进,选料以猪的夹精夹肥五花肉;工艺为细切粗斩;调味以蟹肉蟹黄摻入增鲜。南伶酒家以此为规范拌成的大丸子,下油炸,不加芡,只放在滚沸的鸡汤中小火焖炖至酥软上席。汤鲜味醇,人口即化。好了,小编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小编,我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美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