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非遗,我们脑中会有另一张名片——老树新发,生机勃勃。这不仅依赖于中央出台的非遗政策的扶持,也得益于优秀影视作品的助力传播。尤其是2018年大热的三部古装电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和《天盛长歌》,这些作品中精致设计并经手工制作的传统物件令观众对遥远的传统文化社会心向往之,打树花、织锦等非遗技艺更是全面地还原了技艺过程,揭开了非遗神秘的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2018年是非遗迅速发展的分界点。在那之前,非遗默默无闻,如今它和人们越发地息息相关起来。然而21世纪的社会大背景毕竟与几百几千年前不同。那时的人们依靠非遗技艺谋生,多的是心甘情愿苦学技艺的徒弟,多的是手艺精湛的老师傅。而当下的非遗虽然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线下活动等途径多面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却始终无法像从前那样贴近人群,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生存永远是不变的话题。所以当社会再也不能给所有手艺人提供相匹配的生存条件时,其中部分手艺人便不得不放弃传承,转而投奔其他行业。即使如今非遗的社会环境有乐观的变化,但在未来,如何让它成为大多数人牵挂的事物,如何让它脱离国家的宏观政策扶持后也能健康发展起来,将会成为一个长久的时代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久前落幕的全国两会上,不少有远虑近忧的非遗传承人和行业相关人士提出“聚焦博物馆建设”“让传统工艺美术‘活起来’”等建设性建议,两会还决定通过降低增值税税率、提供政府礼品采购对接等间接政策,改善手艺人的行业氛围和生存现状。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更是表示要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将“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在学校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岗,建立非遗教师队伍,让非遗传承从培养学生的非遗价值观和审美观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普及层面来看:

学校是知识普及、传承的关键场所,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将非遗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会对其传承普及率的提升、传承群体的扩大、社会关注度的提高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就业层面来看:

推动非遗学校教育和非遗教师队伍的建立,将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是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生存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非遗传承人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遗研究和创新中,一环接一环地产生正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传承层面来看:

学校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岗后,将会网罗凝聚一批专业水平过关、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当这些优秀的人才聚集在一起,活跃的思维就会发生碰撞并产生更多的创新发展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保证学校非遗培养政策落实?

1 先试点中小学,后面向全国推广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先于试点中小学设立“非遗”教学岗位,聘请相关非遗传承人任教,制定相应的师生考核制度,形成成熟机制后推广至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成立试点高校,培养专业教学人才

为提高非遗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应同步设立高等试点院校,建立非遗相关专业,既促进高校非遗的研究与发展,也能为中小学和社会平台输送专业教学人才。

3 设立非遗考级制度,形成文艺形态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相关“非遗”协会可联合高校,对各种民间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设立考级制度,将其逐步发展为如“钢琴”“舞蹈”等具有高度社会普及率的文化艺术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非遗技艺和知识以学校教学的形式传授给中小学生,一方面能让非遗传承人有处可去、有目标可言,另一方面将非遗在普通人群中进行了普及。

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进一步指出,国家推动非遗教学岗的设立是扩大社会需求的示范性举动,有需求才能长久发展。并且,将非遗与院校教育、人才培养、劳动就业相结合,可促进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继承、光大,为非遗打造出广阔的生存空间。否则,仅凭少数人的爱好和执着维系,许多非遗将始终处于濒危状态。

(贺云翱: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