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成都城北的昭觉寺,在唐朝贞观年间,初名叫建元寺。乾符四年(公元877年)经过扩建寺庙,就奉旨改为昭觉寺。此后,历经朝代更迭,曾两次毁于战火,但经重修恢复、几度扩建,到宋朝元丰末年(1085年),就被誉为川西“第一禅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觉寺占地340余亩,其中主体建筑占地30余亩,殿堂房舍300余间。大雄宝殿高9米,有16根楠木柱,直径约1尺5寸。殿内四根巨大柱子中,靠外近门左侧的一根的下端悬着,离鼓形的石砧凳约一尺高,形成名副其实的吊脚柱,成为木结构古代建筑的奇观。

传说,当年破山祖师复兴昭觉寺后,广收弟子,光大了双柱禅系。有一天,破山神师突然告诉弟子们,他要出去云游,说道:“如果殿内的庭柱离开了下面的石砧凳,我都还没有回来的话,就另立方丈,住持寺院,传承双柱禅法。”祖师走后三年,祖师殿内的一根木柱果然离开了石砧凳。破山祖师真的没有回来,众僧们就根据祖师临行时留下的话,就把“柱离凳”称为“吊脚柱”。

在昭觉寺的大雄宝殿前的黄葛树,树龄已有三百多年,如今,根深叶茂,冠幅近30米,胸径有5.1米,需四个人才能怀抱。更为奇特的是树包碑奇观,令世人甚为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曾在昭觉寺躲过一劫

开国元帅朱德总司令曾在昭觉寺躲过一劫。1920年5月,以朱德为旅长的云南护国军,因四川督军熊克武阻挠“北伐”,发动了“倒熊”战争。起初,滇军进展顺利,很快推进到成都市郊龙泉驿一带。可7月上旬,川军集中兵力发动反击,突破了滇军的成都防线,朱德与滇军大部队一时失掉联系,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只身冲出重围,来到昭觉寺避难。不料,叩不开山门,后面又有追兵,不得已翻越寺院高墙而入,即被巡夜的和尚“束手就擒”。经过一番交谈,和尚通报住持,了尘法师接见了朱德。

对于朱德,法师早有耳闻,今夜相遇,眼睛一亮,认为能面见朱将军,真是三生有幸,但佛门之地,不便收留。但又不忍心见死不救,他还是在前院天王殿安顿好了朱德。

这时川军已破门一拥而入。法师率众和尚一字排开,挡在大殿前,个个双手合十,口中直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个手里提着两把盒子枪的小头目一声令下:搜。闯进来的几十个川军士兵在寺内丧心病狂地搜查开来。

小头目两眼骨碌碌地转着,狠狠地砸开了八仙堂的大门,只听见黑洞洞的里面“咣当”一声,随即双手扣动了扳机。两声枪响后,后面跟上来的士兵打着火把一看,天花板上落下一堆杂物,地上还躺着一只血肉模糊的大白猫。折腾大半天,这伙川军将寺内各处搜了一遍,不见朱德身影,才悻悻离去。

就这样,朱德在昭觉寺平安地暂住了下来,与了尘法师下棋、谈天说地,相处甚欢。一个多月后,外面的风声归于平静,朱德才赶到川南,追赶上了滇军大部队,投入到戎马生涯中……

据僧人说,当时朱德等人到昭觉寺时,整个昭觉寺被一场大雾笼罩着,一直等到四处烽雾散尽、天朗气清时,朱德等人才安全离去。为了表达感激,朱德回到云南后,委托成都的同学周官和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颜楷书写了“应世人间”4个字,并用楠木制作成牌匾,赠送给昭觉寺。此后朱德每次回到四川,都不忘到昭觉寺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朱德来到昭觉寺,首先问:“了尘和尚还在否?”同时又到观音阁看他赠的那块匾——“应世人间”。回到北京后,朱德特地找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谈起昭觉寺,要赵朴初帮助把成都昭觉寺充实起来。后来,赵在寺内划出一幢房屋名为“思德堂”,以纪念朱德;并把自己收藏的朱德亲书的“万水千山”四字横幅捐献给昭觉寺。同时,朱德把自己心爱的兰花也赠给昭觉寺。朱德生前最爱兰花,常以兰之高洁砥砺自我品格,1962年元旦写了一首题为《咏兰》的诗云:“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再后来,“应世人间”牌匾不知所终,经多方寻找均无结果。

2004年,省博物馆文博馆杨诗云在省社科院图书馆收藏的1936年出版的《良友画报》(复印件)上找到了“应世人间”牌匾的一张照片,昭觉寺得知后,决定复制牌匾,让这一珍贵史物重新亮相。

张大千曾在昭觉寺存书画

张大千18岁赴日本留学,就是坐船从成都出发取道上海赴日的。1938年,为躲避战乱,他再次来到成都,辗转青城山、贲园、昭觉寺、郫县团结镇等地,最后在金牛坝修建了寓所。正是成都的这段时光,张大千潜心将敦煌壁画重彩工笔与传统文人写意相结合,独创了泼墨泼彩风格现代水墨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11月,张大千从敦煌回到四川,辗转住进昭觉寺并得到厚待。昭觉寺第十四代方丈定慧大和尚把御书楼大院分给他居住。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在昭觉寺居住的4年时间里,张大千潜心研究绘画艺术,敦煌临摹的壁画几乎都是在昭觉寺整理的,也留下许多款识为昭觉寺的书画大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千曾给昭觉寺知客佛智法师画了一幅《荷花图》,并题咏荷花诗:“一办尊承盖一鸢,西风卷起只能掀。花枝力大增狮子,丈六如来踏不翻。”佛智对此画视之为至宝,可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散佚,至今不知下落。

1945年,叶浅予夫妇也借居昭觉寺,叶氏向张大千请教中国画。张大千在地上铺纸,挥大笔泼墨画下丈二匹巨荷。为此,叶浅予特意画了《丈二通景》《大画案》等6幅作品,赠给张大千。张大千非常喜爱,题名《游戏神通》,1948年交由荣宝斋复印成套。

1946年,弟子何海霞随张大千入川写生,住在昭觉寺西塔院。那段时间,二人多次合作人物、山水巨幅。

在这动荡的年代,张大千得以潜心研究绘画艺术,不得不说昭觉寺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四川新闻网、华西都市报、四川封面、成都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