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2018-2035)》正式印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划》首次公布了

江门东部三区一市轨道走廊规划图,

规划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总长度达到167公里。

按照《规划》,

上述4条轨道交通线路

将于2031-2035年启动。

近期,江门将尽快进入轨道建设前期的准备阶段,确定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和形态,上报近期建设规划,建议重点开展轨道 1 号线的前期工作,并做好沿线和站点周边土地储备工作。

“这4条路线都很有可能是具有独立路权的轨道交通形式,包括地铁、轻轨等。”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前选表示,根据规划内容,上述线路定位为具备中高运量的轨道交通形式,并预留了与佛山、中山等城市衔接的条件,由此推测修建地铁是最理想的结果,但也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同时,轻轨对江门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规 划

规划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长167公里

根据《规划》,江门将结合客流走廊和城市空间特征,确定江门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为“双心+走廊”发展模式,支撑城市南北主轴线,实现功能集聚发展。具体而言,江门将规划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到167公里。

1 号线定位为城市轨道交通南北向主骨架线路,是城市核心功能拓展轴。该线路将串联鹤山、棠下、滨江、蓬江、新会客流主通道,以及江门站、滨江站等重要客流集散点。线路全长52公里,北侧预留与佛山衔接条件。

2号线全长28公里,定位为城市轨道交通南北向主骨架线路,同时也是蓬江与江海联系主通道,并衔接江门枢纽。

3号线定位为城市轨道交通东西向主骨架线路,也是江海与新会联系主通道。同时,支撑中心组团对外辐射,连接大泽、杜阮、蓬江、荷塘组团等,长度41公里,预留向东衔接中山的条件。

4号线定位为城市轨道交通东西向骨干线路,实现鹤城、共和、杜阮、荷塘与主城区的东西向快速联系。该线路将支撑南部新城对外辐射,全长46公里,预留向东衔接中山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为1号线,蓝色为2号线,紫色为3号线,绿色为4号线

专 家

地铁和轻轨皆有可能,

预留衔接佛山、中山条件

上述4条轨道交通线路,是指地铁吗?《规划》发布后,相关信息在朋友圈上呈刷屏之势,市民议论纷纷。对此,记者向江门市交通运输局求证,但截至发稿前,该局尚未回应。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形态越来越多样,除了市民熟悉的地铁,还有轻轨、空轨、有轨电车、单轨列车、磁悬浮列车等形态。”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前选分析,根据规划内容,上述4条路线都很有可能是具有独立路权的轨道交通形式,包括地铁、轻轨等。

“从客流运量的角度来看,江门的这4条轨道交通线路,很大可能是定位为具备中高运量的轨道交通形式,地铁、轻轨、磁浮列车等都有可能。”王前选分析,《规划》虽然没有明确江门将修建哪种形式的轨道交通形式,但从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情况来看,修建地铁仍然是解决城市大运量客流的最好方式。

此外,《规划》还特别提出,江门城市轨道交通将预留与佛山、中山等城市衔接的条件。目前,这两个城市在建或规划的轨道交通都是地铁为主。“从对接广佛的角度出发,相比其它轨道交通形式,江门修建地铁的意义更大,但也要考虑综合因素。”王前选说。

在王前选看来,除了地铁,轻轨对于江门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是修建轻轨的门槛要远低于地铁。”王前选表示,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这三项条件江门目前均已达到。

“修建1条地铁线路,起码要5年以上。”王前选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建设周期受投融资、拆迁、施工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如果江门要尽快启动修建,轻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修建周期会大大缩短。”

焦 点

江门具备修建地铁的条件吗?

根据去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国办发[2018]52号》,申报修建地铁城市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要达到300亿元以上,GDP要达到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按照这个标准,江门已有2项指标即将满足国家规定修建地铁的条件。”王前选分析,去年江门GDP已超过2900亿元,增速达到7.8%,增速位居珠三角第2,今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几成定局。

而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方面,近3年江门都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16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02亿元,2017年、2018年则分别达到222亿元、243.93亿元,可比增长9.8%,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二。“由此推测,未来几年内江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并不困难。”王前选说。

“相对而言,江门在市区常住人口方面仍有一定差距。”王前选认为,截至2018年底,江门市区(蓬江、江海、新会)的常住人口为191.07万人,与300万人的标准尚有较大差距。

但根据《规划》,上述4条轨道交通将串联鹤山、棠下、滨江、蓬江、新会客流主通道,而鹤山2018年的常住人口为51.15万人,这意味着目前江门东部三区一市的常住人口总量已达到242.22万人。由此,按照去年全市常住人口0.8%的增速,三区一市未来10年内人口突破300万人的概率非常高。

为解决客流不足的问题,《规划》特别提出,江门将构建“四纵两横”中低运量公交走廊,为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培育客流。

其中,丰乐路走廊北起滨江新区,南至崖门镇,滨江至会城南区间采用公交专用道形式,为轨道交通 1 号线培育客流;

迎宾大道走廊西起鹤城,东至江海,将构建中心城区中部横向快速公交走廊,为轨道交通 4 号线培育客流;

会港大道走廊西起司前镇,东至江海,构建中心城区南部横向快速公交走廊,为轨道交通 3 号线培育客流(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郑琦 董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