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中原霸主,而秦国是向西称霸戎西,两国强国,而且秦晋两国是姻亲关系,但是由于秦国要东出进军中原就必须经过晋国,这就影响到晋国的利益,断不会借道给秦国,因此在整个春秋时期,秦国是和楚国结盟共同对抗中原霸主晋国的,两国间战争不断进行,在整个春秋之世,秦国都没能实现东出。后来三家分晋,秦国东出中原的道路又被魏国阻断,此时的魏国正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继承了晋国衣钵的魏国在魏文侯率带领下率先实行改革,军事上任用吴起攻占秦国河西之地,乐羊攻灭中山国,拓地千里,实力大增,嫣然成为战国首霸,令四方诸侯胆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家分晋前的晋国领土

公元前413年,魏军就开始了向河西地区的秦国军队发出进攻的信号,与此同时还深入到至秦纵深的郑地附近,打的秦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并在洛水附近的地方修筑防御,来防止秦国的反攻

魏国彻底占领河西之地,把秦国死死锁在了关中,秦国从春秋时的西方霸主,逐渐沦为七国之末沦为天下笑谈,此后秦国多次反攻河西之地,但大都以惨败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河西之战,魏国占领河西

直到公元前384年师隰(公子连)在魏国流亡近三十年后回到秦国夺取君位,即为秦献公,献公在位期间废除了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避免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地杀死。为秦国存活了大量的劳动力,对秦国的农业和工商业生产非常有利。献公鼓励多生,奖励多生儿子的人。献公还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国种地、放牧,与本国人一视同仁,不许歧视这些外来户。通过这些措施,秦国的人口数量明显提高,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了开垦。励精图治,秦国的国力渐强,人口也增加不少,军队的军事素质有很大的提高,秦人对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 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 邯郸 ,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 庞涓 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 菏泽 ,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魏国损失惨重于是将重心转向东边,与齐国争霸,主力东移发动襄陵之战。。秦国见击败魏军主力东移河西之地防御松懈,击败魏国的机会来了,于是秦献公当机立断偷袭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献公剧照

秦献公下令秦军攻打魏国,夺取秦国的故土河西之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国境内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章蟜、公子虔率领大军渡过洛水,进入河西之地,然后出潼关,渡过黄河,杀入魏国腹地,一路是所向无敌。魏惠侯闻报,魏国遭到秦国的进攻,非常危急。可是,魏国主力皆在宋国,一时难以撤军回援,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相国公叔痤献策说:“主公可遣使赴赵,请求赵成侯出兵相助。赵乃魏之盟国,必会救援。然后,主公可率大军再返回魏地,秦兵必退矣。”魏惠侯只好亲书密简,遣使速速前往赵国求助。赵成侯接到魏惠侯的密简看罢,不由得大惊,心想:“秦本是一弱国,如今竟能兴兵伐魏,日后必会伤及赵国。”因而,不敢小视,立即调兵遣将,速往魏国救援。

此时,章蟜、公子虔率领秦军已经攻至魏国的腹地石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虽然魏军奋力抵抗,但毕竟不是秦军的对手,被秦军杀得大败,逃出石门。石门一战,秦军斩首魏军六万有余,可谓大胜也,但秦军损失亦重。当章蟜、公子虔得知赵军前来援助,与魏军合兵反攻,不敢轻敌,便率兵撤出石门,沿原路返回秦国。

此次石门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对东方强国的第一次大胜,其意义十分深远,一战下来秦国一扫百年之耻,提升了秦军士气,再无畏魏国之心。从此以后秦国终于敢和魏国一较高低了,有了争夺河西的底气了,此战过后周天子,遣使携厚礼前往秦都栎阳,表示祝贺。秦国的声威大振。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石门之战是秦国乘魏国主力在东边与齐国交战,暂时无法西顾,取得的胜利,后来魏国主力西顾再次挫败了秦国的进攻,秦献公本人也在接下来的河西争夺中被公子卬的狼毒箭射伤而死。此时的魏国也依然是中原霸主,但石门之战的意义依然不可忽视,秦国终于可以有底气去挑战中原霸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