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刘云

摄 | 朱丹阳

4月3日,在西湖大学与上海建工牵头的联合体签约后第40天,几十台打桩机集体进场,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全面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效果图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西湖大学近百名教职工,包括施一公校长在内,一早就出现在现场,想感受一下“我们自己大学”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大学创始捐赠人王东辉、邓营侯屈平夫妇,杜建英、杨廷栋,还有姚忠良和倪良正,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赶来,想看看自己关注并支持的那个梦想中的学校,到底建成啥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工现场,种树纪念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杭州市西湖大学建设指挥部、德国海茵建筑、浙大建筑设计院等“兄弟”单位的负责人,也都陆续赶到了。西湖大学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从筹备到筹建,再到今天全面开工,作为云谷校区建设的参与者,他们与有荣焉。

还有西湖教育基金会的伙伴们,以一场网络募捐活动“科学之树,播种未来——人人都是科学+”,来见证并纪念这一天。

2015年至今,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这期间多有不易,但更多的是支持和坚持。此刻,让我们用一种别样的方式,来分享西湖大学一步步成长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谷校区历史

2015年12月24日。杭州市发布《凤凰谷单元【西湖大学(筹)选址范围】 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草案)》公示,将西湖大学首期选址在之江板块的云栖小镇的西部。但由于该地块校区狭长、可用面积小、高低落差大,并没有成为西湖大学的最终选址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4月13日。杭州市发布《杭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局部调整公示》,将云谷区块由村镇建设用地调整为教育科研用地,由此西湖大学的首期用地得以在云谷明确。这里是杭州市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7月。德国海茵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方案在全球6家建筑事务所的竞赛中中选,Gunter Henn教授担任首席建筑师。方案搭建环形水系,将学术环作为大学的核心,从而构筑起学术环、水环、生活环的有机融合,不但创造了和谐舒适、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更体现了西湖大学跨学科研究、跨领域合作的办学理念。

2017年8月后。由于西湖大学入职教研人员的研究领域跨度比较大,实验室设计的技术要求不断深化,校园建设的标准和景观要求也在不断细化和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先后获得批复,云谷校区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要求得到了满足和切实加强。

2018年10月中旬。由西湖区提出,并经由杭州市、浙江省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核准,决定西湖大学建设工程采用PPP的建设模式,即由中标单位先期投资建设,并参与校园的运营管理,政府采用财政资金逐年偿还。也就是说,西湖大学云谷校区的土地和基本建设资金全部由政府投入。

2019年1月18日。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中标。这家中国著名的建筑集团,曾打造上海东方明珠塔、中国首条磁悬浮列车项目、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国家会展中心等经典项目。

云谷校区概况

云谷校区一期用地面积约 1495 亩,其中首期建设用地 635 亩;

首期总建筑面积为45.6万平方米;

包括征地拆迁在内的总投资46.3亿元;

预计2021年底建成;

校内有建筑36座——

其中2座科研楼(学术环包括了4座辅楼)占用了一半的建筑面积,

另有食堂3座,

学术会堂、行政楼、师生服务中心、教师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各1座,

师生公寓楼25座。

点击观看校区效果演示视频↓↓↓

云谷校区的精华是学术环

学术环是云谷校区的标志性设计。俯瞰整个校园,一条环形水系和12座桥梁打造了自然蜿蜒的水岸和人水和谐的景观,将自然环、学术环、生活环有机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环之内为学术环,主要承担着大部分教学、科研及交 流功能。水环之外为生活环,集中了餐饮、住宿、生活、管理等功能,提供了学习科研之外的社交和 休闲空间。

在学术环的设计中,学校和指挥部、设计单位群策群力,广泛调研空间需求,学习国内外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使用经验,与各建筑专业专家、政府审批部门反复协商沟通,并结合投入运营后的管理需求,确定最终方案。

开工仪式现场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世界一流的校园。云谷校区作为西湖大学未来的主校区,也将伴随学校一起成长,记录一代一代西湖人的故事,传承西湖大学的精神和文脉。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每一个建筑、每一处景观,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会因为西湖人而变得灵动起来,成为流淌的诗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施一公与师生一起种树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

上海建工能够成为西湖大学的建设方,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重托和担当。我们上海建工人非常有信心,我们要对得起西湖大学这个名字,通过一流的设计,打造一流的建筑作品,不负时代,奉献给师生一个最好的科研工作场所,让世人能够感受到当代的建筑水准和工匠精神所做的传世佳作。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兼董事长董丹申:

大学建筑的设计和规划,一定离不开对教育的一种思考。如何能够激发出在这个实验室空间里的人的那些创造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挑战。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最后能够实现西湖大学的梦想,同样也能够实现我们建筑师团队的梦想。

三捷投资集团董事长杜建英女士:

当初在作出捐赠决定时,最为看中的就是西湖大学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尖端核心技术不能一味地用“拿来主义”去追求“短平快”,需要有一批醉心于基础科学研究、耐得住寂寞、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创新人才在基础学科领域去创新和突破。当我们在支持西湖大学的时候,就是在支持这样一批有抱负、有担当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就是在支持我们的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强国,为世界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作为一名捐赠人,能与西湖大学并肩前行,能为西湖大学贡献绵薄之力,我感到无上荣幸。

西湖大学基建部孙静:

我记得在2018年初的时候,老师们到新校区去看过,回来跟我说,新校区什么都没有,一片废墟。我告诉他,我们会把它建好的,这里的我们,是指西湖大学的每一个人。在这一年中,各部门、各学院、各平台的老师,积极参与平面布局方案讨论,为我们的设计和审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帮助。这是我们自己的大学,西湖大学终将建成她应有的样子。

西湖大学师生:

我相信西湖大学在未来一定能吸引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来到我们这里。

我期待不同学科的学生可以在我们云谷校区的学术环中,通过交流碰撞,激发各自不同的创造力。

我相信西湖大学新校区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我相信新校区更完善的设施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也能成为我们第二个家。

End

你可能还感兴趣

全球顶级大脑又在西湖边齐聚,闭关3天探讨的问题跟你有关

宗庆后要做智能机器人了

曾在未来生活节上大秀“猪脸识别”,它可能成为杭州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湖畔大学今天开学,这届女生特别多!马云:做企业像种地一样

无人货车上路送包裹4个月,背后这家杭州公司今年想干成这件事

不想再接“旺铺出租”?试试发这5个字母到1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