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这里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峰南麓。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传统民居的徽派建筑群。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潜口民宅从建筑类型划分有洞社、宅第、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棠樾石牌坊群:位于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老屋阁及绿绕亭:老屋阁,宅居名。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建于明代中期。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矮,上层高;绿绕亭,亭名。位于老屋阁东南墙脚下池塘畔。建于1328-1456年重修。亭结构与雕饰风格类老屋阁,惟月梁上绘有包袱锦彩绘图案,典雅工丽,有元代彩绘遗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罗东舒祠: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内,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达3300平方米,罗东舒祠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是黄山罗氏其中一支的祠堂,属于宗族祠堂的一类。祠堂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程氏三宅:座落在黄山市屯溪区柏树街,为明代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所建。 因三处住宅皆为明代建筑,户主又皆姓程,故俗称“程氏三宅”。三宅均为五开间二层穿斗式楼房,前后厢房,中央天井,类似三合院。三宅结构严谨,装饰精美,古朴素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呈坎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徽州区,主要的建筑时代为明初至清末。呈坎汇集了不同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等,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在这里得到发挥,呈坎是中国保存的皖南民居、明清建筑最集中,最富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宏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黟县城东北11公里处,为明、清、民国时期徽州民居建筑群。保护面积28万平方米,明清建筑有103幢,民国时期建筑有34幢。宏村三面环山,坐北朝南,宏村的徽派建筑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代表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等及百余幢明清时期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西递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黟县城东7公里。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已有950年的历史。西递村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西递村中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是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许村古建筑群:位于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许村镇所在地,村中明代建筑数量多、品类齐全,保存了较多的宋元建筑做法,如梭柱、櫍、哺鸡兽、上昂式挑斡、插栱、彩绘等,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典型的建筑有高阳廊桥、五马坊、许社林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南屏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黟县县城西南约4公里处的南屏山下,主要为明清时期建筑,全村保存300幢古民居,包括8座祠堂和诸多古民居建筑,另有古井36眼及72条的古街巷。主要建筑有叙秩堂、叶奎光堂、孝思楼、敦睦堂、慎思堂、倚南别墅、叶姜生宅、冰凌阁、半春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渔梁坝: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祁门古戏台:位于皖赣交界的安徽祁门县,完整地保留有11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其中新安乡8座,闪里镇3座。这些戏台不仅富地域特色,而且以“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被人称奇,既体现了中国民间古朴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古徽州的乡村文明与风土民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溪头三槐堂:坐落在休宁县城南五公里溪头村,是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经天倡导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时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树而得名。整个祠堂内部雕刻工艺精湛,技法细腻,以木雕著称,为徽派祠堂建筑所少见,故在当地又被称作“金銮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郑氏宗祠:座落于黄山市歙县郑村镇郑村村,是一处始建于明成化(1466年)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郑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宗祠占地1856平方米,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竹山书院:位于歙县雄村乡雄村桃花坝上,系清代雄村曹氏族人讲学之所,并具有教化之责。清代名人沈德潜、袁枚、金榜、邓石如等曾来此讲学。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建成,现存大部分建筑为原构,是留存保存较好的一座徽州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齐云山石刻:位于休宁县城西15公里的齐云山上,该山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故谓之“齐云”。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始兴于唐。宋、明年间香火极盛,游人如织。宋至民国时期,游人香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及碑刻据史料记载有1400余处。其中年代最早的为北宋大观和南宋绍熙年间的石刻,数量最多的为明、清两朝石刻和碑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黄山游览磴道,初始于唐代,形成于明清,发展于民国,完善于当代。以天海为中心,分为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辅以支道连接,形成贯通各景区景点的盘道网络。全山磴道总长约85公里,石阶6.3万余级。历代铺筑磴道时,还在沿线修建了一批时代特色鲜明,且与自然风光互为辉映的楼台、亭桥等景观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长庆寺塔:位于歙县城西练江南岸西于山,此处原有10座寺庙,其中长庆寺旁有一塔,即长庆寺塔。今寺毁塔存,又称十寺塔。该塔于北宋重和二年(1119年)由歙县黄备人张应周捐善修建,距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 。塔为楼阁式,实心方形,高23.1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程大位故居: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渠东路5号,故居为典型的明代徽派民居建筑,正堂维新堂为两层三开间,分前后两进,两侧带前后厢房,其中前堂西房为程大位原居室,正堂西侧另有偏房祭祖楼五间及花园。 程大位为明末数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黄村进士第:位于休宁县东洲乡黄村,明嘉靖年间进士黄福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大问问楼有七层斗拱。该房门楼上嵌有木匾一块,上书"进士第"三个大字。整座建筑有木柱102根,主柱围粗1.6米,选料讲究。横梁上雕楼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洪氏宗祠:位于歙县三阳乡叶村,名叙伦堂。始建于清初,原有三进,现后进已改建,开间17.8米。大门为五凤楼式,巍峨壮观。全堂屋架的撑木、雀替及平盘斗上,都有奇花异果、珍禽灵兽等雕作,华美雅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棠樾古民居:位于歙县郑村镇棠樾村,村子布局体现了“忠孝”精神,村中有众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这是因观念影响造成棠樾村有别于其它徽州村落的特殊性所在。主要建筑:欣所遇斋及存养山房、保艾堂、存爱堂、静修堂、慎德堂、从心堂、毕德修宅、程遂林、毕顺生、江忠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北岸吴氏宗祠:位于歙县北岸村,建于1826年。吴氏宗祠是仿品官三进两明堂五开间的建筑规制而建造的,三进五间的祠堂在皖南仍属罕见。门庭为五凤楼,八字墙须弥底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极华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员公支祠:位于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始建于清。该祠坐南朝北,砖木结构,进深45米,面阔13.5米,三进二明堂。另外,员公支祠增设了木牌坊,四柱三楼,面阔9.3米,高8米,两侧有护墙,四柱用靠背石支撑,有月梁、额枋、斗拱,楼为歇山顶,高瓴花脊,八角起翅,关檐雕花。其祠前的木牌坊,堪称中华一绝,祠前还有月池,三者浑然一体,气势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6、昌溪周氏宗祠:位于歙县昌溪乡周邦头村,时代为清。由门厅、享堂、寝堂、廊、天井等组成。门厅原被拆改,1997年维修时恢复五凤楼;享堂的木构架较完整,前檐的斜撑不同于别处,是四个圆雕人物,分别为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等,雕刻水平极高;寝堂有楼、重檐;前廊为轩顶;明间天井有香火井。周祠的布局舒展,结构精巧,装饰优美,是杰出的清代徽派祠宇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北岸廊桥:又名风雨廊桥,建于清代中叶时期。该廊桥系3孔石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廊为砖木结构,高约5米。东西两面长廊墙体装饰各有千秋:其东侧廊墙上辟有8个大型方窗,窗花均以砖砌成龟纹或梅花纹图案;其西侧廊墙则辟8个花窗,窗孔镂空造型为满月为古瓶为树叶为葫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兴村程氏宗祠:位于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兴村。始建于明代,后被毁,清代后期重建,今仍保留有明代建筑风格。该祠为程灵诜的行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9、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时代为唐至近代。黄山历史源远流长,秦时谓之黟山,唐天宝年间敕改黟山为黄山。历代文人墨客、风流雅士为神奇险秀的黄山所吸引,纷至沓来,寻幽探胜,创作出大量诗词歌赋,留下众多摩崖石刻作品。黄山摩崖石刻可分为题刻和碑刻两种形式,分布于景区各个景点和游览道路旁,主要集中在温泉、玉屏、北海、云谷和松谷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洪家大屋:位于祁门县县城内东大街敦仁里,建于清代。现存4组建筑,门牌编号分别为敦仁里8号、10号、12号、16号。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二进二层砖木结构,整体尚好,其有大小屋宇数十间,承恩堂居中,后有养心斋,左有承泽堂、思补斋,右有荆奕堂、笃素堂、三世大夫第,前设谷厂和又新书屋(现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1、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的金家大院。大院是一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