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海道星野,有这么一个教堂,设计师巧妙的运用风、光、水、影,以及简单的清水混凝土,漂浮在水面上的十字架与水之祭坛相互呼应,成为日本女孩心目中最佳的婚礼场所。让人看了心里都会有个疑问,这水之教堂的设计师究竟是何方神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之教堂在晚上看有一种神秘的宗教感,而这设计师更是当代建筑史上的传奇,让人无法复制!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仅仅依靠本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成为了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号称“清水混凝土诗人”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藤早已走入了世界,也来到了中国,仅在上海就留下他的4件作品,有他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在中国的第一个改建项目----震旦博物馆,在他设计的文化建筑中清水混凝土体量最大的项目----上海保利大剧院,“光的空间”是安藤忠雄在上海的第四个作品,在上海虹桥爱琴海购物公园的7楼与8楼间的一个巨型蛋,也是第一个商业综合体艺术空间,也就是一个书店+美术馆的复合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安藤大师在杭州也有他唯一的一个作品,位于杭州良渚的文化艺术中心。混凝土一般是用在建筑物的基础架构上的、没什么美感的材料,但安藤却认为它有不少好处,一是节省成本,内外墙一贴成形;二是混凝土极具可塑性,并且能以最原始的造型表现自己想要的空间;三是根据不同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混凝土,具有多样性;四是安藤认为与其用特殊的工法展现自己,不如以平常的方式作出谁也模仿不来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他锁定了混凝土,结构上也坚持几何造型,用简单约束自己,在其中挑战如何创造丰富的空间,这个造型奇特,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还被亲切地称为“大屋顶”,于2015年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楼梯也是景观,屋顶巨大的三角形采光窗,自然引入天光,为晨昏制造不同的光影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藤忠雄偏爱质朴的混凝土质感,在这里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得起他“清水混凝土诗人”这个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中心由三部分组成:展示栋,图书馆栋和教育栋,其中的图书馆栋最吸人眼球。原本是良渚文化村的社区图书馆,不少村民曾经响应馆方的召集,捐书进馆,还曾发起过众筹捐书活动,但收到图书的质量和数量远远不能填满安藤所打造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看一位中国名人,高晓松曾在北京开了杂书馆,被称为北京最好的“看书宝地”,里面有线装明清古籍文献二十多万册,晚清民国期刊及图书二十多万册,西文图书五万多册等藏书。而且全都对外免费阅览,获得不少好评,祖籍杭州的高晓松在寻找下一个公益图书馆时,刚看到这里,就直言“特别喜欢,就是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晓书馆”,藏书近5万册,书品由专业的选书团队和高晓松挑选和把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量和质量都不是以前的村民图书馆所能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木色书架高耸入屋顶,有种书山书海的感觉,里面分上下两层,一楼的书有哲学、宗教、文学、世界历史等类别,文学类书籍占满了三面大书架,系列丛书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库”、“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等,没有励志、管理类的鸡血书,二楼主要是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架那近五千的书格都快填满了,高大师出手不同凡响,晓书馆成了大家口中相传的最美图书馆、天堂图书馆,矮大紧描绘的诗和远方,也是大家心中的向往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单单是书多了,人也多了,冷冷清清的村民图书馆突然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桃花源,去读书还是去拍照?反正都是一件好事。至少据我的观察,读书的人数远远大于拍照的,但争议还是有的,本来是村民独享的资源变成了全国游客打卡的圣地和当地的文化地标,你们觉得好不好?欢迎文后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馆长高晓松的话做个结尾吧,“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这个田里可能种其他的什么都不长,它就只长花,永远想开花。我希望来晓书馆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心里的这亩田,从这里生长出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我想做一个图书馆,希望这里可以满足人们成为更丰富的人、更审美的人的全部需要,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分享阅读是恒长的事业,不是一个发布会或是一时的宣传,它是一件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和热情持续去做的事情,它很重要,甚至是我下半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希望把它做好。”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